會展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競爭環境,以德國、法國、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為主的國外會展業巨頭紛紛登陸中國,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模式逐漸完成對中國展覽市場的滲透,英國勵展就明確將加大對中國二級市場的介入,“狼來了”的呼聲迅速高漲起來,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會展企業,如何在即將到來的
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成為關系到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2005年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一年,海名公司針對目前面臨的這種競爭態勢以及即將到來的更加殘酷的競爭趨勢,下定決心從企業內部著手,全力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對于會展企業,無論是展覽項目還是企業本身都相當容易被其他同類公司模仿,目前很多地方的展覽項目頻繁立項,而競爭越來越向價格戰方向發展,這對于整個會展行業的影響是相當致命的。
海名公司提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首先從建立管理體系入手,公司在內部進行明確的部門分工,各部門相互配合,明確責任。
其次對于各層管理人員定期進行管理知識的培訓。海名公司認為,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會管理的領導,因此海名公司對于公司管理人員的要求是:懂得管理知識,合理分配工作。三年前,公司只要十幾名員工,很多事情大家協商解決,而現在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00多位員工的初具規模的會展企業,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在企業的需求,只有徹底打亂舊的模式才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
第三,把管理的意識灌輸到每個人的思想里,增強個人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公司要求所有向上級的工作匯報都要進行精煉,一張紙要把所有匯報講完而且要講究事情的條理性,員工之間的交流控制在2分鐘之內,分配任務也要在2分鐘之內完成。
第四,提倡走動管理。海名公司在2002年開始引入計算機管理體系,使得公司內部交流更加迅捷,但長時間依賴這種網絡辦公,對于內部更深層次的交流是不利的,因此公司提出走動管理,盡量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領導階層更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海名公司每周2下午和周4下午被確定為“斷電時間”,在這個時間內,公司領導一律關閉電腦,到基層進行指導,與員工進行交流,從實施以來,受到了員工的熱烈歡迎,通過這幾項措施,在公司內部形成了高效、嚴謹而又和諧的辦公室氣氛。
提高展覽會運做水平
海名公司在圈內一直以規范化的運做和完善的服務著稱。海名公司幾乎每周都要召開展覽會管理交流會議,反思自己現有的展覽品牌,研究先進的運做模式。今年,海名公司先后派員出差二十多次,從展會運營成本、宣傳模式、發展思路、整體包裝策劃等各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公司內部形成了學習、實踐的風氣,1月份在北京召開的“展中展”,海名公司派出了8名員工參觀學習,是青島派員最多的展覽公司,而且針對不同的員工安排參加多場講座,獲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近期,公司還派出員工分別參加了在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舉辦的多個展覽項目,為公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海名公司分析認為自己的優勢是對市場研究透徹、展會服務規范、信息庫龐大,而劣勢則是運營成本高、品牌塑造不足,展覽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對于任何的環節都必須精益求精,任何的缺陷都有可能發展成為致命的弱點,因此公司在不斷加強自己現有優勢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對自己弱點的彌補,學習兄弟展覽公司、國外知名企業的先進模式和運做方法是最為便捷的方式,因此公司還將繼續加強人員的外出學習,今年計劃還將分別派員工去德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進行參觀考察,逐漸提升公司的運作水平。
啟動“百年品牌計劃”
首先,堅持“專業化路線”不改變。海名公司內部提出了為自己“設限”的概念,明確了“專業展”的發展方向。雖然從現在世界展覽業格局看,大眾產品展和專業展各有千秋,無論是做專業展還是大眾展都有不錯的發展前景。海名公司進一步明確了成為亞洲一流的專業展覽公司的目標。
其次,加快國際化戰略。展會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發展潮流,公司內部要及時轉變思想,主動與國際接軌,今年,海名公司著重從參展商組織、參觀觀眾組織、媒體合作、主承辦合作等各方面進行了切實的國際化嘗試,目前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3月31日舉辦的紡織機械展覽會上,就有來自韓國的國際展團和參觀觀眾到會,有力的提升了展覽會的國際化水平。再次,進一步完善品牌化戰略。海名公司的品牌化之路一直走在同行業的前列,現在已經初步確立了2個國際知名品牌,4個國內知名品牌,公司下一步目標就是進一步做大做強這幾個展覽品牌,并進一步樹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在這方面,國外先進展覽公司的品牌運做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板。
海名公司在度過了成立的5個年頭之后,已經初步在展覽市場站穩了腳跟,但是如果想要盡可能好的在國際競爭中生存,下一個5年甚至15年時間是公司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的關鍵,而重中之重就是樹立明確的目標,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門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