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舉辦的枯桃花會辦節8天日均進賬百萬元,花會也從過去單一的賞花發展為集旅游、休閑、觀賞、展銷為一體的經貿活動。看到這喜人的收獲,人們不禁要問: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第二屆枯桃花會作為嶗山旅游文化節會的主要板塊,于4月29日開幕,5月6日閉幕,歷時8天
,期間舉辦的插花大賽、賞花、購花及盆花、盆景、綠色植物及花卉展和游園等活動,吸引了20萬人次前來游覽購花,交易額達到了800余萬元,可謂是“日進百萬”。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僅辦過一屆的枯桃花會何來如此大的魅力?這還要從今年辦節的內容和形式說起。
本屆枯桃花會組委會有關人士說,要想吸引人來參節,首先是可供賞購的鮮花品種必須豐富,其次是多舉辦一些群眾參與性強的活動。據了解,本屆枯桃花會推出了紅掌、黃掌、金色兜蘭、長箭蝴蝶蘭等300多個品種共10萬多盆花卉,無論是品種還是數量均比上一屆多出了一倍,使得前來賞花、購花的市民眼花繚亂。同時,花會期間,還成功地舉辦了山東省首屆插花花藝大賽(今后每年的省插花大賽都將在枯桃花卉交易中心舉辦),插花大賽的參與提升了枯桃花會的檔次,省內外著名的花卉企業以及省花協的直接參與,使枯桃花會的知名度、影響力得到增強。花會還舉辦了盆花、盆景、觀葉植物展,來自省內17家地市的近40個花卉單位3000多個作品參展,有全國著名的棗莊石榴盆景、世博會獲獎展品、國色天香的牡丹系列展、價格昂貴的金兜、綠兜蘭花展等,使得市民一飽眼福。此外,本屆花會堅持“以人為本”的辦節理念,突出市民在節會中的直接參與性,把賞花、購花、特色小吃、群眾性文化活動融為一體,參節者可以零距離地聽取專家關于插花花藝知識的講座,聽取花農介紹養花的基本知識,提高了人們參加花會的興趣。本屆枯桃花會還努力營造一種用令人賞心悅目的鮮花綠草搭配的繽紛空間,為市民到花會休閑旅游提供了舒適的環境。而本屆花會又適逢“五一”黃金周,這也使得本屆花會的游客量大大增加。
為了將枯桃花會打造成一個“以花為載體促花農增收的平臺”,嶗山區在花會的硬件上下了不少工夫。2003年,他們投資2100多萬元,建成了1.1萬平方米集花卉種植、科研、中試、交易、觀光為一體的枯桃花卉交易中心,中心采取積極的招商、聯商方式,使全國有名的昆明慶城、萊陽維生、臺灣花懋等花卉企業入住到花卉交易中心。中心還與江北花卉第一鎮———青州黃樓鎮開展了結親與合作,充分利用好了內外兩個資源、發揮出內外兩個市場的優勢,使花卉生產規模、花卉產量、產值和科技含量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花農”的花卉產業化格局,增強了花卉市場的生存力和競爭力,交易中心營業的當年,就實現銷售額1.8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現在交易中心正以發展花卉特色產業鏈,打造“枯桃花卉”品牌為目標,著力推進嶗山的旅游業、觀光業、花卉產業,使枯桃花卉交易中心逐步成為全國一流的花卉交易中心。現在交易中心又投資5000萬元用于規劃占地面積1000余畝的“百花園”建設,形成紅、黃、綠、藍彩色林帶相間的新景觀,這將是下一屆花會的一大亮點。
枯桃花卉資源的整合和花會的舉辦,不但使枯桃社區的居民得到了實惠,其周邊9個村莊的千余名村民也開始從事花卉種植,間接解決勞動力就業就達3000余人,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為完善枯桃花卉市場功能起到補充性作用。
“真沒想到,在因為修路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花會還搞得這么好,花會期間,我們賣花的收入超過了平時的十倍,希望下一屆花會早點到來。”第二屆花會剛剛落幕,交易中心的很多業戶已經在期盼下一屆花會的到來了。本報記者霍峰本報通訊員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