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健夫,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共黨員,全國勞動模范。1950年距初中畢業尚差一學期,帶頭報名參軍。在部隊利用業余時間,學完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全部課程。1956年考
入西北大學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學業成績優異,工作積極。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先后在母校及西安電子計算機技術所、驪山微電子公司工作。1965年,開始研究微電子技術,1968年,參加北京電機廠技術攻關協作,次年,主持國家空白項目———圖形發生器攻關。“文革”力排干擾,以頑強毅力,短時間內掌握第二外語,攻讀電子線路、自動控制、精密機械、應用數學、集成電路等多門課程,有時整日不出工作室,餓了啃塊饅頭,困了就躺地板打個盹。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臺“圖形發生器”、“Ⅱ型圖形發生器”,為我國航天工業作出重大貢獻。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后,他再接再厲,繼續研制Ⅲ型圖形發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獨立完成全部電控設計。一次調試設備時他突然病倒,診斷為晚期淋巴癌,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7歲。他平日酷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并以書中主人公保爾為榜樣,身體力行,忘我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利害,從不表現自己,多次自動放棄評聘高級職稱和提升干部的機會,頒發獎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譽為“中國式保爾”。1982年全國不少報刊連續報道其生平事跡。1983年,國務院追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