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8日從省發改委獲悉,我省自5月1日起正式啟動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省發改委和省物價局決定,我省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5月1日起開始調整,其中,全省發電企業的平均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度)提高1.85分,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每千瓦時提高2分。
這是我省今年第一次調整電價。在夏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煤炭價
格持續攀升的情況下,這次電價上調引人注目。這次調整是按照國家發改委煤電價格聯動方案實施的。根據國家發改委的通知,國內煤炭、電力企業以不少于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當煤炭價格變化累計達到5%時,在電力企業消化30%煤炭價格上漲因素的前提下,相應調整電廠上網電價和電網銷售電價。
電價上調范圍和幅度
我省規定,自5月1日起,大工業用電、非工業用電、普通工業用電、非居民照明用電價格每千瓦時提高2.72分,其中,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類項目中,采用離子膜法工藝的氯堿生產用電和年產10萬噸以上的電解鋁生產用電價格每千瓦時提高1.3分;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每千瓦時提高2分;農業生產、中小化肥生產用電價格暫不調整。
與工業用電相比,居民生活用電只占小頭,為什么要上調居民生活照明用電價格?
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去年我省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達到197億千瓦時,如果居民生活用電不承擔一部分調價額,勢必會造成其他用電價格提高幅度較大。
省城調隊的調查顯示,去年我省城鎮居民每月人均用電23千瓦時左右,按每千瓦時上調2分錢計算,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多支出0.46元;而2分錢的提價,只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上漲0.09個百分點,對市場物價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發電廠難忍煤價飚升
“是煤炭價格的飚升導致了此次電價上調。”魯能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文華說。
據悉,去年以來全國電煤價格大幅上漲,電力企業發電成本增加。山東電力集團的有關統計顯示,2003年,魯能所屬電廠不含稅綜合標煤平均每噸323元,去年上漲到了每噸457元,今年一季度漲到每噸547元。省城調隊消價處王延芳介紹,去年全省煤炭價格比2003年上漲了25.1%,今年一季度煤價漲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我省90%以上的電廠為火電企業,由于煤炭價格的持續上漲,發電企業出現了全面虧損。去年,僅魯能所屬的7家發電廠就因煤價上漲增加成本9.8億元,黃臺電廠虧損1.8億元。
電網利潤偏低
我省電網企業也存在著經營困難,最突出的是購售電差價偏低。
據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于世昌介紹,去年山東電力平均銷售電價與平均購電單價的差價為88.5元/千千瓦時,扣除線損和增值稅后,實際僅為59.38元/千千瓦時,為國內省級電網企業倒數第一。
根據我省的規劃,“十一五”期間山東電網建設年均投資將保持在80億元左右,而目前電網的盈利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電網建設的需要。由于電網建設資本金不足,造成我省電網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電網結構不合理,西電東送能力薄弱。
省經貿委預測,今年我省電網最高負荷將突破2300萬千瓦,而今年新投產機組容量只有220萬千瓦,今夏用電高峰期間,全省電力缺口將達到90萬千瓦。如果不提高電網輸配電能力,我省東部缺電的局面將會更加嚴重。(完)(崔浩杰 張思凱)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