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日前公布了新的一批職業標準。而同時也宣布了理財規劃師、物流師、廣告設計師、網絡編輯員這四個熱
門職業將開展試驗性的鑒定工作。
而在這四項資格證書中,以理財規劃師和物流師處境最為“微妙”:國外的相關證書已經搶先一步進入國內市場,此番“國字號”證書的出爐,則少不了與“洋血統”證書的較量了。
“土洋”證書爭相入市
勞動部推出的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鑒定,成為了國內首個理財規劃師證書,填補了一項空白。不久前,由美國金融管理學會頒發的、美國本土三大理財規劃師證書之一的特許財富管理師CWM資格證書正式登陸中國。同時,來自中國香港的注冊財務策劃師RFP也緊隨而來。
理財證書:符合國情
據業內人士總結,國外的理財師證書因其發展已久故涉及行業廣泛。但缺點是,由于我國目前實行分業經營,銀行不能夠涉足證券、保險、基金。
因此,從國外引進的理財師證書有一些內容不適合國內的現況。而對于新開發的“國字號”理財師證書,它的研發實際上也是借鑒和參考了國外證書體系而建立起來的,有針對性,比較適合國情,所以也不怕與國際證書在同一平臺上競爭。
物流證書:同門不同屬
物流行業證書雖然也是種類繁多,但是證書的需求卻由于物流供應鏈的龐大和煩瑣出現了眾多的不同領域和分工。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可能靠一個證書就能證明可以勝任如此紛繁復雜的工作,這樣的做法有些以偏概全。
在資格證書培訓上,專家認為,引進外國證書是中國物流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并非長久之計,關鍵還是要通過一定的人才儲備,培養出熟悉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的管理體制和標準的本土化人才。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