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逐年增加,交易價格持續攀升,作為京城樓市的后起之秀,亦莊開發區的二手房市場發展速度令人咋舌。其中,二手商品房有著堪稱“明星級”的表現。
據記者初步了解,從2000年至今,亦莊地區已涌現出42個樓盤,其中半數以上均告售完,而商品房銷售面積,則從2002
年的80萬平方米,到今年預計的300萬平方米,增長3.75倍,若折合成套數則增加了將近2萬套新增商品房。根據樓市聯動效應規則,二手商品房無疑將成為亦莊二手房市場的“火箭助推器”,這種趨勢在經紀公司的統計中已有體現。據北京順馳統計,亦莊2004年二手房交易量比2003年增長約92%。鏈家表示,自2004年1月以來,亦莊二手房成交量上升速度較快,四季度的成交量較一季度上升6倍,其中二手商品房占到了總量的80%以上。
從北京市建委定期發布的信息看,亦莊地區已購公房再上市的指導價格,2003年上半年為2600元/平方米,2004年上半年為2953元/平方米,下半年為3366元/平方米。與此同時,亦莊所屬的大興區,2004年下半年二手房交易價格僅為2595元/平方米,近800元/平方米的差價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亦莊二手房的偏愛。中大恒基對今年一季度二手房區域成交情況統計后發現,亦莊占到大興區的85%。
亦莊二手房的升值潛力同樣令人看好。目前,均價5000元/平方米的塔樓、7000元/平方米的板樓在亦莊開發區屢見不鮮,有的TOWNHOUSE項目甚至賣到了8500元/平方米以上。某經紀公司人士私下對記者表示,南城不溫不火的發展多年,樓盤均價才達到5000-6000元/平方米的水平,亦莊房價的增長勢頭,“簡直有些不可思議”。但必須考慮的是,亦莊定位于高新技術為主導產業的小“硅谷”,其樓盤銷售對象的中高收入特征,肯定會成為支撐亦莊房價繼續走高的基礎之一。
對于現時升溫的二手樓市,業內人士認為原因有三。首先,亦莊被列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的3個重點發展新城之一,將成為居住人口在70萬至90萬的人口聚集地、城市職能疏散地和產業聚集地。其次,交通相對便利。最后,亦莊相比東部,房價便宜不少,相比南部,生活配套明顯完善,因而成為南部中高端人士,以及在木樨園、CBD商圈工作人士的又一居家選擇。
(務名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