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保證工商執法人員公平、公正地行使行政處罰權,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市工商局近日起在全市工商系統全面實行《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試行)》。 行政處罰裁量權是指行政管理機關在法律、法規或規章規定的處罰幅度內做出行政處罰的權限。長期以來,行政處
罰自由裁量權的不合理運用帶來了諸多問題。如,由于執法人員對法律理解的局限性以及受一些外部不良因素的影響,在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時,往往會發生自由裁量超過一定標準、范圍和種類,造成自由裁量權運用中嚴重失衡,出現畸輕畸重的現象。又如,執法人員往往出于種種考慮,對類似的事實、情節、后果做出不一致的處罰,對不同情況作相同處理,相同情況不同對待等,同一機關不同的承辦部門對同一性質的行為,做出的處罰結果也出現不一致現象。這就容易使相對人對執法的公正性產生懷疑,導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增加。 據介紹,《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依據法律原則和精神,重點規定了免予處罰,不予處罰,從輕、減輕處罰和從重處罰的具體情形,并對六種違法情節輕微,沒有造成社會危害的違法行為作出先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再依法處罰的規定。如企業變更名稱、住所、股東等事項,未按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個體工商戶擅自改變經營范圍、經營地點,未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逾期不滿30日的;未按規定懸掛營業執照的等,對這些輕微的違規行為,工商部門首先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再依法處罰!缎姓幜P裁量權實施辦法》還嚴格設置了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適用程序,執法部門應在案件調查終結報告中說明行使裁量權的事實、理由、依據。 另外,為切實解決立法中有的處罰標準規定幅度彈性過大,有的處罰標準交叉、模糊致使執法人員難以把握的實際問題,市工商局還在通過《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做出原則性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了《常見違法行為罰款參照執行標準》。該“標準”對注冊登記、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合同、商標、廣告監督管理等七大類、130余種主要違法行為進行了歸納分解,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按照同類違法行為的不同違法事實、性質、主觀動機、社會危害程度及后果等因素,逐一細化行政處罰的裁量標準達500余項,使執法人員在實施處罰時能把違法行為與處罰標準對號入座,確保公平、公正地行使裁量權。(劉錕鋒袁麗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