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月14日,青島紅領集團與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簽約,成為2005年至2008年三大國際賽事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合作伙伴。這標志著山東省即墨市的品牌群建設取得了新突破,被國內外稱為“即墨現象”。目前,即墨市已培育出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國家綠色食品名牌7個,青島市和山東省名牌產品
和著名商標15個,走在全國縣級市的前列。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區域經濟的優勢逐漸表現為擁有名牌的優勢,一個地區擁有的名牌數量也直接體現著該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基于這一認識,近年來,即墨市按照“創特色、創品牌”的思路,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堅持“提升壯大一批強勢名牌、恢復挖掘一批傳統名牌、扶植培育一批新興牌”,使品牌經濟步入了集群化發展的軌道。
“即墨現象”的形成,離不開企業主動的創新運作,更離不開政府為創造名牌、發展名牌所營造的一個良好環境。即墨市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鼓勵企業爭創名牌,對獲得青島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名牌的民營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和50萬元的獎勵。2003年,“琴島”牌電熱毯成為即墨市第一個中國名牌。第二年,“即發”和“英派斯”雙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即墨市名牌企業增勢強勁,名牌企業隊伍不斷擴大,先后引進和培育了創新科技、新同人電子、TCL白色家電、英派斯健身器材、東麗高檔服裝面料、金王集團等一大批國內外名牌企業。其中,僅注冊資金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94家,企業集團發展到17家。金王集團每出口到歐美國家的3支小蠟燭,其利潤相當于出口一臺名牌冰箱的出口利潤,平均每四個歐美家庭就有一件金王產品。去年,該企業的專利產品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元,所創利稅占總利稅的50%以上。
除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外,即墨市還形成了一批名牌產業,從而也為創立和保持名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依托“中國針織名城”的品牌優勢,即墨市的針織服裝服飾產業聚集了100個服裝品牌、2個中國名牌、1個中國馳名商標、6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服裝企業,去年規模以上針織服裝服飾業完成增加值40.4億元,占青島市同行業增加值的40%。2004年,“即發”牌休閑裝被亞洲合作對話第三次外長會議指定為專用服裝;“紅領”牌西裝成為第28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專用禮儀西服,并當選為“中國服裝十大影響力品牌”。
創名牌不易,保名牌更難。即墨市注重引導知名品牌不斷突破自我,向更高層次發展。即發集團繼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后,去年又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去年,完成銷售收入30億元,出口創匯2.4億美元,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同行業第一位。由哈工大投資1.5億元的新同人電子項目,擁有10項自主知識產權,通過了世界最權威的德國TUV全球產品安全認證,已開始為中國一汽集團、上海徐浦大橋和北京奧運會主要場館等國家重點企業和工程供貨。同時,即墨市把銷售收入億元的重點企業作為爭創名牌商標、名牌產品的重點對象加以引導和培育,促使其盡快成長為知名品牌。今年初,“即發”和“金王”品牌又入選“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出口名牌”,“即墨熱電、情暖萬家”等5個品牌入選青島品牌產品培育計劃。(張正杰鄒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