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經濟發展,青島都是一座名牌城市。在半島城市群中,扮演著“龍頭”角色。
只要在網上百度“青島”二字,相關信息叫人應接不
暇。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勝地,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中國的“帆船之都”)等。
【青島地理】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占山東省岸線的四分之一。
青島現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城陽、黃島等七區和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五市等。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31.12萬,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人口258.4萬人。
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青島經濟】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4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163.8億元,增長16.8%,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8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171.4億元,增長21.1%;第三產業增加值830.6億元,增長14.2%。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1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5位。
2004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423項,增長7.8%,合同外資67.66億美元,增長27.2%。實際利用外資38.17億美元,增長33.1%。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名牌效應名牌城市。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后迅速崛起的企業,2004年實現全球營業額突破1016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青島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1種,中國馳名商標10個,有4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12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市級以上名牌產品共189種。
海洋科研人才濟濟。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就設在這里;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天然良港貿易繁榮。青島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4年,青島港全年港口吞吐量跨越1.6億噸大關,達到1.63億噸,列中國第五位;其中,礦石吞吐量53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進口原油吞吐量23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外貿吞吐量1.2億噸,列中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準箱,達到514萬標準箱,列中國第三位,跨入世界15強;口岸外向度75%,列中國第一位。
航空運輸快速增長。2004年航空旅客吞吐量480.84萬人次,增長37.9%;航空貨郵吞吐量10.45萬噸,增長38.29%。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釜山、大邱、巴黎(經上海)等19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法蘭克福航班即將開通,并通過北京、上海、香港、東京、漢城等五大國際樞紐港與世界主要城市連接,每周158個航班。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47個主要城市的航線,每周800多個航班。
旅游經濟蓬勃發展。美麗的前海海濱,海上仙境嶗山,紅瓦綠樹的城市風景,具有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筑,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的山、海、城相融的城市成為中國最優美的海濱風景帶和海內外著名的度假、休閑、觀光、商務、會展目的地。2004年,青島接待海外旅游人數52.2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2.88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2157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83.78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為207.7億元。
綠色奧運帆船之都。作為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青島已經著手進行全面規劃,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突出“新青島、新奧運”的主題,充分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充分利用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特點,做足海上運動的文章,建設亞洲一流、國際先進的海上運動基地,展示青島“海上奧運”特色,將青島建成“帆船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