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調控大背景下,要不要買房子成為市民最關注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要區別對待,現已經明顯發現投資客正在積極回籠資金關注后市,自住客抓準機會入市。
CB信義房屋第一季度中高檔二手房統計報告稱,購買群體對總價的敏感主要來自于對加息預期
的防范;買方決定過程明顯放慢,心態變得相對謹慎,政策對于買方具有一定影響,但還不足以動搖其對上海樓市前景的信心。
對于該不該買房子,對計劃購房改善居住條件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資金允許、又有真實購房需求的前提下,現時唯一遲疑的是擔心高價入市。在政府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中,可以看出一個主軸線———調控供需,抑制投機、控制房價。政府盡可能擠壓可能產生泡沫的非理性投機成分,最終獲利的是購房者。如網上平臺公示是盡可能做到信息公開對等,接近國外成熟市場的品牌經紀公司提供專業優質服務的趨勢;增值稅實際對自住客沒有影響。
投資行為明顯緊縮,尤其是上海投資者,收手的頻率明顯高于外地和境外投資人群。由于考慮到政府還會出臺有關的調整措施,尤其重點針對短期投資行為,因此一批投資客開始謹慎考慮資金的有效投資。尤其在政府組合拳出手后,投資者持有物業的成本將增大。而且在當前住宅租賃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業主很難將月供超額支出的部分轉移給租客承受,面對貸款利率提高的同時,利潤率在降低。
(唐穎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