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拈起一枚“鎮物”銅錢
玉石、五彩布、銅錢、元寶……大批神秘物品近日紛紛在皇家園林頤和園大修工程中被發現。4月13日,這些藏于大
殿外正脊下的物品被證實就是古時人們視為具有辟邪功能的“鎮物”。據悉,頤和園里還是第一次發現這些文物。
11處古代建筑秘藏奇物
頤和園管理處文物科的秦雷說,原先無人了解頤和園里有“鎮物”的情況,1953年頤和園大修時也沒有發現過,有關資料內更無相關記錄。但此次頤和園大修工程中,共有11處古代建筑內發現了“鎮物”,它們的藏身之處都位于主殿后配殿的屋脊正中間部位,外覆琉璃瓦,如果不進行落架大修,根本無法發現它們的蹤跡。
在11處發現地,有兩個地點的“鎮物”比較完整,即排云門和玉華殿,“鎮物”品種甚至完全一致,包括5枚金屬錢、5塊各色石塊、2個金屬元寶、2柄金屬如意以及一些破損彩色布條等。
但是在目前已經落架修繕的古建中,芳輝殿和二宮門沒有發現鎮物,這讓頤和園文物研究部門頗感費解。
宮廷“鎮物”源自民間風俗
“宮廷內建筑使用‘鎮物’,大概是受民間習俗的影響。”頤和園副園長高大偉認為,中國傳統建筑有科學的含量在內,但也有迷信、神話的一面,“鎮物”就是一例。中國歷史上對房屋建筑格外重視的,因為這是子孫、家族傳承遺產的載體。民間蓋房上梁時有懸掛“上梁大吉”字條、拋元寶等等祈求平安的方式,表達了對吉祥、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趨利避害的渴望。由此推測,皇家宮廷建筑里安放“鎮物”,應是受了民間習俗的影響。
一般說來,“鎮物”多存放在建筑本身的核心部位,如大梁、角梁等承重木結構。這些地方若發生糟朽必然會影響建筑的安全,放置“鎮物”,自然有祈求平安的意思。
高大偉表示,隨著頤和園大修的深入進行,已經被取下的鎮物將全部放歸原位,以保持世界文化遺產和皇家園林的完整性。不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鎮物”會進行復制或仿制,以備研究時使用。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