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區一塑料泡沫加工點散發熏人怪味,觸犯新近實施的環保法規昨被罰萬元
“哪來的怪味?太熏人了!”
早報訊
近段時間,四方區小水清溝村附近突然被一種怪味包圍著,怪味肆虐時,當地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四方環保分局執法人員昨日經過排查,終于找到了怪
味的來源。
原來,這股怪味是從藏在居民院內的一個非法塑料泡沫加工點飄出來的,該加工點把收集來的塑料泡沫經過粉碎加熱后,制成塑料制品。執法人員當場將這個加工點查封,并根據4月1日實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相關規定,開出了島城首張罰單。
追查一路尋污染源
“接連好幾天了,我們都能聞到一股怪味,太熏人了!”昨日,小水清溝村一居民向四方環保執法人員反映說。接到舉報后,執法人員立即與記者趕到小水清溝村。
走到小水清溝村口,記者聞到一股塑料味。但這股塑料味時斷時續,很難判斷“源頭”在何處。執法人員接連走過3條街道后,始終沒有發現加工點。執法人員隨后爬上附近一座居民樓,意外發現一個居民院里堆著許多塑料泡沫。“怪味很可能是從那里飄出來的。”執法人員邊說邊下樓朝這個居民院走去。
現場泡沫滿院紛飛
快到這個居民院時,這股難聞的塑料味越來越加重了。“肯定就是這里了!”執法人員來到這個居民院門前,透過門縫看到院子里堆積了很多塑料泡沫,米粒大小的塑料顆粒到處亂飛。執法人員進門看到,其中一個房間里機器正在運轉,塑料泡沫就在這里粉碎加熱。該房間內彌漫著一股塑料味,而工人連防護口罩都沒有戴。
處理開出萬元罰單
據該塑料泡沫加工點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以前他們只收集塑料泡沫,后來買了一臺機器加工塑料制品。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這家加工點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屬于非法經營。
“固體廢物不允許隨便處置,必須辦理相關手續。”執法人員根據新實行的固廢法相關規定,將給予這家加工點處以一萬元的罰款,這也是新固廢法實施后開出的首張罰款單。
新聞鏈接
“固廢法”四月實施為了遏制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逐步加重的趨勢,2004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該法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固廢法》除首次將限期治理決定權明確賦予環保部門外,還首次引入了生產者責任制,全面落實污染者責任,擴大了生產者的責任范圍,建立了強制回收制度。(記者
王磊江 通訊員 姜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