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附近的鎮江北路農貿市場內,有一個現做現賣爆米花的小攤子。我常從這買些爆米花回家做休閑零食,因為這家小鋪面現做現賣的爆米花口味多種多樣。 時間長了,我和這家小鋪的主人也就漸漸地熟悉了。原來這家小鋪面是個夫妻店,男主人小林多年前從島城一家小機械廠下崗
,起初的生存處于漂泊狀態,先后趕過青島一些區域的早、夜市,擺地攤賣從即墨批發市場購進的皮鞋、旅游鞋等。日復一日地辛勤勞作中,他逐漸有了資金積累,于是小林又開始琢磨別的生意門道。三年多前正逢鎮江北路農貿市場招商,小林就租下了一個鋪位自己制做爆米花出售。之所以瞅準做爆米花,用小林自己的話說是“投資少,風險小”。 當初小林做爆米花生意的全部投資只有2000元。一套制作爆米花的設備(包括加熱裝置、加熱鍋)約1000元,攤位費用每月(面積5平方米)500元;其余支出約需500元。爆米花作為傳統休閑膨化食品,盡管投資少但是利潤也少,怎樣在競爭中立穩腳跟,讓消費者認同自己的產品?小林采取了以下的經營招式:
首先:強化攤亭特色。在5平方米的爆米花攤亭上,小林裝飾以微微發亮的米黃色,他和妻子也穿著米黃色的工作制服,與爆米花顏色相映成趣,一改人們對爆米花黑鍋臟爐的印象。在臨街的小貨架上,小林將包裝好的爆米花置于最顯眼處,貨攤上內裝一臺換氣扇,讓獨特的爆米花香甜氣味散開去,濃郁新鮮的香味成了吸引顧客上門的招牌。
其次,突出產品創新。在小林的生意經中,小小爆米花雖然是小本經營,但是里面學問卻不少。不斷創新品種加真材好料是他經營秘訣之一。傳統爆米花主要品種只有大米花、玉米花等幾種。然而小林不滿足于這些單一品種,他從掌握鍋的溫度到配料添加的比例乃至操作爆鍋的手法都大有講究。經過反復品嘗試驗,小林確定了最佳的用料比例,投料時過秤稱量,從不馬虎,實現了用料的規范化,先后嘗試推出巧克力、橘子、咸味、奶油等多種口味。創新把小林的生意推上了一個新臺階,顧客們往往要排隊等候購買,大人、孩子都喜歡小林的爆米花。小林的買賣由最初的高聲叫賣變成了如今的顧客循香紛至沓來。
小林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個人創業,最大的制約不是技能,而是資本,所以宜選擇投資小、風險小的行當。小本經營的特點是大眾化,最基本的定位應在滿足大眾日常生活需求上。
滿足大眾生活需求,薄利多銷,讓小林避免了創業初期的陣痛。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些人做不成事,主要是小本經營定位不準,啟動失敗,轉向后又失敗,如此幾次,再無信心。
因此,特色創造需求,小本經營也要有獨特競爭力。曲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