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去年以來,我市專業技術人才流向出現兩個新變化,一是大量專業技術人才流向非公有制企業,二是信息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增長最快。這表明,非公有制企業和信息產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就業吸引力最強。 據市統計局統計,截至2004年末,在我市全社會
單位在崗職工中,專業技術人才已達到45.08萬人,比2003年末增長4.2%。其中有七成以上的新增專業技術人才在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就業。新增專業技術人才流向非公有制企業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以來,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專業技術人才前往就職。據統計,2004年末,全市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達到4.38萬人,比2003年末增長15.9%;全市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2.9萬人,比2003年末增長6.6%。外商、港澳臺商和民營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新增的專業技術人才,占了全市全社會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才的76.5%。與非公有制企業相比,2004年末,全市國有企業擁有專業技術人才19.37萬人,比2003年末下降1%;集體企業擁有專業技術人才3.72萬人,比2003年末增長11.3%。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吸納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渠道。 在我市各行業中,專業技術人才增長最快的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004年末達到0.45萬人,比2003年末增長36%,占本行業在崗職工的45.7%。專業技術人才流失較多的行業是住宿餐飲業和房地產業,2004年末專業技術人才分別為0.39萬人和0.82萬人,比2003年末分別下降30.4%和30.3%。(本報記者劉芳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