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市內和沿海的29根黑煙囪有望全部拔光,中山路一帶居民年內今年可用上發電公司熱電聯產熱網提供的熱能!記者昨從市環保局四方分局獲悉,今年10月份,青島熱電公司的一臺30萬千瓦時機組可以投入生產,到明年6月份工程可以竣工。屆時,四方區、市北區和沿海一線共1115萬平方米居住區的市民,將享受到集中供熱
。
大型熱電聯產項目的工程動態總投資為24億元,同步安裝海水脫硫裝置和海水淡化裝置,采用海水直流冷卻方式,每小時對外供汽能力將達到800噸,最大輸送距離達到10公里,可形成采暖面積1115萬平方米的能力。“工程投運后,可以陸續停運供熱范圍內的66臺低效小鍋爐,拔掉市區和前海一線有礙觀瞻的煙囪29根,每年還可節約標煤14萬噸,煙塵、二氧化硫排放量將分別減少6200噸、4459噸。”
據介紹,兩臺機組建成后,可以每年增加發電量30億度,可以緩解島城用電緊張的情況。借著長春路改造,該路段550米長的供熱主管線已鋪設完成,工程中線蒸汽管網和東線熱水管網將可分別在今年6月份投入建設。(記者王磊江實習生葛芹)
相關新聞
中水利用形成規劃記者昨日從市供水處獲悉,我市目前已經制訂完成《青島中水利用規劃》,按照規劃,我市將利用已經建成和規劃中的海泊河、李村河、團島、麥島和樓山河五處污水處理廠及其中水工程為中心,輻射四周,分為5個片區,形成市區中水系統五大枝狀結構。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一規劃的近期(2010年)目標是以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利用為主,逐步發展團島、李村河、麥島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利用。記者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