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經海關總署與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和外匯管理局等國家六部委聯合審核,海關總署于3月29日正式函復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青島“區港聯動”試點方案》。至此,青島保稅區區港聯動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去年8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青島等
7個保稅區與鄰近港區開展區港聯動試點。試點批復后,青島保稅區在國家有關部委、省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青島海關、市規劃、土地、海洋漁業局等有關部門的積極協助下,按照國務院關于區港聯動試點的總體要求和部署,緊鑼密鼓地推進試點的各項籌備工作。為滿足企業對貨物快速流通和海關有效監管的要求,青島保稅區借鑒國外先進自由貿易區的模式,以及上海外高橋保稅園區的運作經驗,圍繞暢通物流業務、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通關效率三個重點,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合乎我國現行法規與制度要求的“區港聯動”試點方案。2004年11月,《青島“區港聯動”試點方案》由市政府報省政府同意并于今年2月轉報海關總署。
此次海關總署批準的青島保稅區與港區聯動試點區域定名為"青島保稅物流園區",區域規劃為東起鐮灣河,南起碼頭作業區,西到疏港主干道,北至前灣港路,總面積為1平方公里。園區規劃為集裝箱中轉區、國際配送區、國際商務與商品展示區、查驗區四個功能區,其功能定位為: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重點發展倉儲、物流產業。
《青島"區港聯動"試點方案》充分體現了"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海關監管理念。進出物流園區的貨物采用"報關與電子備案相結合"的申報制度。海關對進出物流園區"一線"貨物采取電子備案模式監管,對"二線"貨物采用正常報關管理,并充分運用現代網絡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確保物流園區物流在嚴密監管下的高效運作,具有全封閉監管、信息化運作、區域化電子賬冊管理、全天候集中查驗、專業化物流等特點。
青島保稅物流園區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貨物進出實行一次報關、一次驗收、一次放行的便捷通關政策;在進出口稅收方面實行出口加工區的相關政策,即國內貨物進入園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園區貨物內銷視同進口,按實際狀態征稅;區內貨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是繼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之后我國對外開放度最大的政策特區。
按照海關總署要求,由青島保稅區管委會進行保稅物流園區封閉圍網、卡口、巡邏專用通道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待建設基本完工后經青島海關預驗收通過,由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委正式驗收,封關運營。
據悉,實施"區港聯動"后,將優化國際物流運作流程,簡化通關手續,加快物流速度,大大降低腹地制造業的物流成本,同時可以改變目前青島保稅區與青島港相互分離、功能脫節、各自發展的不合理局面,完善保稅區國際物流功能,實現青島保稅區與港口優勢互補、功能結合、共同發展的目的,必將大大提升青島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山東及沿黃流域的經濟發展。(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