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開展統計法執法檢查發現:統計法制意識淡薄,統計基礎建設薄弱,統計制度方法滯后,這三個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再加上統計法本身存在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夠,從而影響了我國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為此檢查組建議,應研究國內生產總值究竟核算到哪一級
,現在層層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做法,既浪費人力物力,又導致一些地方出現相互攀比和虛報浮夸的問題。 記者從執法檢查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檢查組經過檢查分析,認為影響當前統計數據質量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當前統計法制意識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一些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以及公民個人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不積極配合、甚至干擾統計部門的執法工作,瞞報、虛報、遲報、拒報統計資料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其次,現行統計體制抗干擾能力差,是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深層次原因,統計部門的干部任用和統計工作的保障條件都依賴當地政府,而地方干部考核內容和辦法的某些不足,導致個別地方領導為了出“政績”,在數字上相互攀比,統計部門難以獨立開展工作。再次,統計方法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