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新生報名還沒開始,周圍就有許多學生家長東奔西跑地開始了擇校行動。近幾年,許多家長一方面抱怨教育支出不堪負重,另一方面又揣著大把的錢為孩子能上一所名校而奔波,有意無意地成為教育亂收費的推波助瀾者。 據有關人士測算,撫養一個孩子所需的費用高達49萬元,這
數據的真實性暫且不去討論,但這個數字里孩子的教育支出確實占有很大的比例。 如今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是可喜的現象,但這種重視似乎離人們的初衷越來越遠,已演變成了家長之間的攀比、競爭。你的孩子讀名校,我的孩子也要進熱門學校;你的孩子學鋼琴,我孩子就得學美術;你的孩子考等級,我的孩子就要拿證書……完全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愛好興趣,常常是耗費了精力和金錢,到頭來卻事與愿違。 在子女教育費的高額支出現狀里,家長的攀比性、盲目性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其實孩子成才與否與費用的支出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教育是一項系統的、科學的龐大工程,來不得急躁和功利。孩子的學習成績并非只能靠上名校來提高,家長們應靜下心來苦練內功,探索切實可行的教子之道,讓孩子以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狀態投入多種學習,而不是一味地用錢來為孩子成才“鋪路”。王愛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