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05年中原二手房投資策略論壇”上,香港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香港房地產市場自1997年至2003年的六年時間里,房價下跌了七八成,之后隨著加息、九成半按揭及自由行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樓市漸入上升通道,除了房價上漲外,租金同樣也有所上升。不過現時香港的
房價和成交量與高峰時期相比,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有不俗的升值潛力和空間。
無獨有偶,美聯物業上海區域董事劉志忠近日告訴筆者,根據公司市場研究部相關統計資料顯示,過去的2004年,香港房產成交量為123382宗(包括一手房、二手房、工商鋪及車位),與1999年相比,僅有25.3%的增長;而在成交金額方面,與1999年的2566.41億港元相比,2004年也只是輕微上升3%,約3514.34億港元。劉志忠認為,香港的房地產政策相對比較寬松,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也很扶持,投資成本較低、手續簡便,因此,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潛力值得關注。
瑞銀香港證券部主管林奮強表示,目前香港樓市已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正式進入復蘇階段,很多投資者已經開始將目光轉向具有投資潛力的香港房地產市場。無論是商業物業還是住宅物業,預計都將有幾年的持續上升期。他預測,2005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可進一步突破130000宗的成交量和4000億港元的成交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