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今年,民間對于房屋價格暴漲的網絡議論和批評趨向白熱化,大有從市場經濟領域轉移到政治領域的苗頭。那么,是否中國人中的網民就喜歡隨便上綱上線、拿著雞毛當令箭呢?竊以為非也!房價問題政治化趨勢的出現,不是一種簡單的社會牢騷,乃是社會矛盾積聚后的一種客觀反映,這種現象本身具有值得深思和警惕的
內在原因——人民對于房地產價格虛高以及狂漲所造成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形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具體地分析分析,我們不難看到,歸根結底,對于房價牢騷滿腹的人群,總是房價虛高的受害者,因為利益決定立場,立場決定大腦,大腦決定言行——不平則鳴,那是一定的!
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房價虛高的受害者首當其沖的是剛剛畢業參加工作不超過五年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等高文化群體。他們要結婚,需要房子,但是他們不可能象農民一樣有個土房子和一張雙人床就可以做夫妻,他們有著比農民和一般城市居民高的多的物質文明追求,他們想住在舒適寬大的房子里,這是合理的。但是,他們沒有那么多買房子的錢,連首付款往往都要依靠父母的資助,他們其實都不忍心再盤剝父母那點有限的養老費。這樣一來,他們正陷入在無法成家和無法安居樂業的嚴重的苦惱之中。
第二位受害者是被拆遷的城市居民。根據大連市領導的講話,去年,大連市總共拆遷了大概五萬戶居民。根據我了解的情況,大概有70%以上的被拆遷戶拿到的拆遷補償費只有十幾萬元,最多不超過二十萬元,這些人在去年就因為感覺當時的房屋價格過高而等待房屋價格下降,現在他們不但沒有等到價格下降,反而看到房屋的價格瘋狂地甚至是癲狂地上漲--大連萬達公司投入巨額廣告費連續在電視臺廣告發布房屋價格上漲消息,就是一種近似神志錯亂的瘋狂舉止;至于那個大連天倫大傻樓上的地產商,更是直接象白癡一般地在幾乎一夜之間把自己的幾間奇形怪狀的房屋價格提高了1000元;還有那個所謂的新星綠城,那個連一輛公交車的影子都找不到的荒蠻之地,房展第一天的最高價格還是3000元,第二天就漲到3250元,當我們大家都是250啊--去年的被拆遷戶手里的那點可憐的拆遷費,眼看只能到金州或者金石灘才可以買房了。住在離市區好幾十公里的地方,卻在市區上班和上學,八點上班上學,五點就要出門,他們不急眼才怪。
第三位受害者是想改善目前住房條件的居民,他們大多住在十年前的舊房子里,墻皮脫落、漏水、治安狀況不好、骯臟凌亂……但是要想買房子,就意味著生活水平的下降,從中等小康一直退回到貧下中農的生活水平線上。
這些群體,占據了我們城市居民的大多數群體。因此,當房屋的價格,超過了他們承受能力的時候,這些大多數人就有了利益受到威脅或者直接受害的切膚之痛。他們的不滿,已經和正在從單純的埋怨轉移到了對于社會分配不公的抗議和吶喊了。
“居者有其屋”的權利是一項基本權利,這種權利應該公平地讓所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體平均地享有。如果我們的建筑工人辛辛苦苦改起來的房子,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物質需求而只能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甚至成為黑心的資本家進行原始積累的血腥道具和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搖錢樹,那么,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認為這是一種公平和正義的社會現象。
面對房地產價格狂漲虛高所造成的社會分配不公問題,我所呼吁的解決之道是:首先,對于買第一套商品房的百姓進行政府貼息貸款,最少貼兩個百分點以刺激商品房的銷售。其次,立即對買第二套商品房和轉賣二手房的行為課以不低于賣價30%的房產稅或者交易特別稅,嚴厲打擊和抑制房地產領域的投機倒把行為。唯此,方可從根本上解決房屋上體現的社會公平和正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歡天喜地地買,讓不那么需要房子的人再也不敢亂買房子!
面對瘋狂的房產資本家和疲軟無力的政府調控,以及憤怒的市民,我正在無奈地看著房屋價格問題逐漸地滑向政治,但是,我衷心地期盼它最終不要演變成為一個政治問題。(梁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