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招商引資的“乘數效應”
膠州大項目“以一當百”
引進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已達二十多個
本報訊3月中旬,“地恩地”集團董事長張永生與溫州兩位客商就投資事宜達
成協議:兩位客商分別投資1億元,為“地恩地”配套生產空壓機、鉆床配件。至此,“地恩地”已吸引了七家協作配套廠家在周邊落戶,實際投資達2.6億元,而集團今年的銷售收入將達5億元。有關專家測算,“地恩地”這樣大項目的收益,相當于100個中小項目的總和。
近一個時期,像“地恩地”這樣“以一當百”的項目在膠州市激增,像投資7.1億元的“中鐵物流”、總投資70億元的“青鋼”、投資8億元的“海源合金”等等。截止到2月底,膠州市引進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已達到了20多個,并激發出“引來一個、集聚一群、繁榮一片”的乘數效應。
自去年以來,膠州市新開工項目達1350個,城區東部、北部乃至許多鄉鎮都建成了綿延不絕的廠房。特別是全市科學發展觀現場觀摩交流會召開后,膠州市迅速組織各鎮、街道辦事處和部門“一把手”到周邊先進地區觀摩學習。大家一致認為,當項目引進量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后,下一步就應該把提升項目質量作為招商的重中之重。于是,膠州將今年確定為大項目年,并提出了“抓大不放小、重點抓大”的招商思想。
各鎮、街道辦事處和各專業招商局迅速行動起來,紛紛調整招商思路,依托國家有關部委,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工商聯,駐韓、日辦事處及韓、日專業協會組織等,廣泛搜集大項目信息,發現線索即緊緊盯住不放。膠州市中小企業管理局在獲悉鐵道部要建設集裝箱物流中心的信息后,立即派人上門聯系,建立穩固的溝通渠道,最終促成了青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項目的落戶。待該項目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到200億元,相當于目前膠州市3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全部銷售收入。營海鎮、馬店鎮也抓住機遇,分別引進了生產船用寬厚鋼板的“青鋼項目”和冷軋鋼板項目。圍繞這些大項目,目前已經有國內外20多家客商前來洽談投資事宜。同時,李哥莊鎮引進了投資8億元的金屬材料項目,中云街道辦事處引進了投資2000萬美元的美國電子項目,膠東鎮引進了投資1億元的環保設備項目,鋪集鎮引進了投資1.2億元的起重設備項目。各鎮、辦事處大項目招商捷報頻傳,過億元的工業制造業大項目紛至沓來。
為安置這些項目,膠州市按照“突出優勢、撤銷整合、明確功能、集約用地”的原則,加快園區整合力度,提高大項目承載能力。他們對先前設立的膠州灣工業園、物流工業園實行屬地化管理,并入經濟開發區和北關街道辦事處。在東部、北部的工業區,投資4億多元對道路和給排污管道等基礎設施進行統一配套,將分散開發的園區統一對接成一個大園區,集中土地資源,優先安置大項目。有關部門還制定出臺了提高廠房建設標準的政策,通過免收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措施鼓勵和引導投資企業提高容積率和投資強度。最近落戶李哥莊的海源金屬、漢河電纜等項目容積率都超過了60%。
(本報記者梁學勇本報通訊員顏波趙法文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