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3月22日電 (記者
鄧衛華)近年來,山東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推動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勞務,成效顯著。截至2004年底,山東省累計批準設立境外企業933家,協議投資額13.4億美元。簽訂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96.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7.6億美元,外派人數24.
8萬人次。目前,這個省已有1200多家企業在102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標志著山東實施“走出去”戰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山東省外經貿廳有關人士認為,2005年是山東外經貿實現新跨越的關鍵一年,山東“走出去”工作面臨“五大機遇”“三大挑戰”。
“五大機遇”。一是中央和山東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擺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新的高度來認識。2000年中央明確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走出去”戰略寫進黨的歷次會議重要文獻。去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注重發揮我國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山東省省長韓寓群不久前在一份調研報告上批示:我省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具備條件的企業我們應當鼓勵和支持他們“走出去”,這和“引進來”一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是山東省經濟發展到現有階段,相當一批企業已具備了“走出去”的能力和條件。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就具備了“走出去”的經濟實力,我國人均GDP去年1090美元,山東省1600美元。
三是國家加大了對“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力度,推進投資便利化的措施陸續出臺。對于境外加工貿易、境外資源開發專門制定了扶持政策。出臺了《關于境外投資開辦企業核準事項的規定》,下放境外投資的核準權限,簡化核準程序,對地方企業在135個國家投資核準事項,委托地方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實施;將企業申報材料由10項減至5項;推行電子政務,實行網上申報和批準證書的發放。對內地企業赴港澳投資由原來的通過省政府轉報商務部審批下放到省級外經貿部門核準。山東也正在研究出臺進一步加快推進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措施意見。
四是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企業“走出去”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特別是我國與發展中國家及周邊國家保持著良好的政治經濟關系,與100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貿易投資保護協定。
五是山東省海爾、海信、兗礦、電力等一大批企業和部分市在“走出去”方面已經積累了成功經驗,探索了發展模式,示范帶動效應開始顯現。
“三大挑戰”。一是國際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熱點地區暴力沖突不斷,國際恐怖主義加劇,對實施“走出去”戰略構成新的挑戰;二是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企業“走出去”的主要瓶頸。“走出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人才的要求比在國內要求更高,企業能不能成功地“走出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沒有懂技術、懂外語、懂管理、懂國際經貿的復合型人才。三是全社會對“走出去”工作認識程度、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亟待提高。政策支持體系和服務促進體系需進一步完善,“走出去”風險預警機制和信息網絡服務需要進一步健全。(完)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