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漁民將打扮好的大豬抬進龍王廟 |

|
昨天漁民帶著“福”字走向自家的漁船,為今日的祭海節做準備 |

|
京劇表演吸引了眾多漁民前來觀看 |
早報記者昨赴現場探訪精彩活動
昨天下午,即墨田橫鎮周戈莊村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火紅的對聯和大紅福字映紅了漁民的笑臉。今天上午9時,100多頭“披紅戴花”的大肥豬將被抬到海邊,萬掛鞭炮齊鳴,我國北方盛大的祭海民俗文化活動將拉開大幕。
“為了備戰‘祭海節’,我們提前5天就開始準備了。”昨天,記者在田橫鎮周戈莊村看到,這里的上千戶漁民已經在做最后的準備工作。據了解,有著500年歷史的即墨“祭海節”每年都要吸引許多各地游客前來參觀,據介紹,今年將有10萬多游客光臨祭海節。
漁船貼上大紅“福”字
“我光做四個壽桃就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祭海對我們漁民來說是最隆重的節日了。”昨天下午,做了20多年船長的漁民劉玉書告訴記者,他從小就跟著爺爺出海打魚,25歲就做了船長。昨天,劉玉書的妻子張愛梅拿出剛剛做好的四個壽桃對記者說,這四個壽桃代表漁船“四平八穩”。記者在這個小漁村看到,大部分漁民都提前張羅祭海所用的物品,漁民還早早把出海的工具準備好,將漁船貼上大紅福字,就等今天揚帆出海了。
百頭肥豬“吹”起來
“祭海所用的祭品很講究,最講究的就是豬了,每頭豬都是‘吹’起來的。”昨天,一名老漁民這樣告訴記者。記者在一名漁民家看到,幾名漁民正在通過豬后腿向豬肚子里吹氣。漁民劉玉書告訴記者,將豬肚里吹滿氣后,看上去就顯得更肥一些。據了解,昨天一天,周戈莊的上千戶漁民共殺了100多頭豬,今天這些肥豬將“披紅掛彩”,抬到海邊,萬掛鞭炮將于今天在小漁村中心廣場上一齊鳴響。
精彩大戲連唱三天
據田橫鎮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祭海活動特意安排了吳橋雜技、京劇大戲等文藝活動。記者昨天下午在周戈莊祭海中心廣場上看到,盡管祭海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但提前上演的文化活動已經吸引了不少十里八鄉的漁民。據了解,今天祭海活動之后,吳橋雜技和斗雞等“助興活動”將全面免費向游客開放。據介紹,這些文化大戲將連續上演三天。
記者調查原先去祭海
只花幾小時具有500多年歷史的即墨周戈莊祭海節,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祭海盛典。昨天,一名漁民向記者講述了這一古老祭海活動歷史轉變過程。據說這名老漁民介紹,每年到了3月,也就是谷雨前后,漁民各家戶便選擇黃道吉日,擺貢放鞭炮開始祭海,以求得出海平平安安,風調雨順。祭海說是一天,實際上也就是幾個小時,后來,田橫鎮政府將漁民集中起來一齊舉行祭海活動,形成了今天濃重的漁家民俗風情味十足的民俗節日,沒想到這樣一來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各地游客前來觀看。
祭海關鍵詞 壽桃
祭海時,各家漁民都要做壽桃饅頭,漁民家的婦女們一般提前5天就開始忙碌,用盡心思爭取做出一些樣式別致的壽桃饅頭來。據一位漁民講,大的饅頭一般有三四斤重,在每個饅頭上還“繡”上“八仙過海”、“龍鳳呈祥”等圖樣,而每到祭海節時,也是漁家婦女們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貢品
據了解,祭海時漁民們都要選豬、魚和雞作為貢品。豬主要以黑豬為主,把豬殺死后,豬頭上方一定要留下一縷黑毛,這代表著全豬的意思。祭海時將殺死的豬充氣,然后將豬綁在一張小桌子上,并在豬的頭上披上紅綢子和大紅花。另外雞要先擇大個的,魚必須選擇鱸魚,以表吉祥。
記者康曉歡趙健鵬馮琳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