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填海造地需要跨越高高的“門檻”了。
全國首例海域使用權價值評估——日照嵐山港東港區貨場回填工程海域使用權價值評估日前結束。3月3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同省財政廳磋商后決定,將在評估價值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百分比對用海方收取海域使用
金。
海域使用權價值評估的背后,隱含著
豐富的政治經濟背景。去年以來,國家對建設用地采取了最嚴格的控制措施,于是許多地方紛紛把新建、擴建工程項目用地的重點轉向填海造地,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的填海申請數量急劇攀升,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面臨巨大的“向海洋要地”的壓力。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填海造成的污染可以治理,可是一旦填海造地,海洋將永遠無法還原。我們通過評估提高海域使用金的價格,就是運用經濟杠桿輔助行政審批,嚴格控制填海造地,堅決制止不必要的用海項目和少用多占行為。”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管理處處長辛榮民向記者闡釋了推行評估的初衷。首宗評估的意義還在于,這將為全省乃至全國今后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范例。
日照樣本
3月5日,記者致電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發展部副部長秦聰明。秦向記者表示,企業在獲得國家的海域資源使用權的同時繳納使用金,這責無旁貸。不過,通過價值評估,使用金數額會有相應增長,企業最大的顧慮就是,“對海域使用權評估出的價值,會否在企業的承受能力之內。”
此前,按照《山東省海域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其征收標準是相鄰土地出讓價的30%。據了解,許多城市的臨港工業用地由于享受政府的政策優惠,每畝出讓價只有幾萬元,按其30%收取海域使用金,根本難以反映海域資源的稀缺性。
辛榮民向記者介紹,這一征收標準在實施時還遇到諸多問題,因為不少填海項目周圍出讓過的多宗土地價格并不一致,有時差距懸殊,這樣一來,實際執行標準存在相當大的歧義。后來就采用提供幾宗土地出讓價,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但是這一方式也并不合理。
于是,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提出,必須建立一個令人信服的海域使用價值評估標準。要將海域區位、周圍開發利用程度、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使用后的收益情況等,作為參考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同時規定,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四市海域使用金不得低于1萬元/畝,而海域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低的濰坊、東營、濱州三市海域使用金不得低于0.3萬元/畝。
2004年8月,海域使用金價值評估試點正式啟動。為保證結果客觀公正,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聘請北京德祥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采用成本收益法對日照嵐山港這一項目進行評估。
2005年1月,評估完成,由海洋、土地、交通、財政等部門組成的專家小組隨后對評估報告進行了評審。最終確定,總面積735畝的嵐山港東港區貨場回填海域價值為11.35萬元/畝。考慮到填海的人工和土石成本,將在評估價格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率對用海方收取海域使用金,所收取的使用金上繳國家財政。
“日照嵐山港這一項目屬于國家支持建設的基礎設施,海域使用金只占實際評估價值的一定比例,所以不會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針對用海企業對評估價值的顧慮,辛榮民向記者解釋。
市場取向
“征收海域使用金的一個重要參照標準,就是要考慮到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要充分體現對海域使用的導向性、鼓勵性和限制性。凡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系數就可以取得低一些;而對國家限制發展的項目,征收系數將大幅提高。”辛榮民說到這里加重了語氣。
記者獲悉,在日照嵐山港之后,煙臺的龍口、蓬萊以及威海榮成等地的幾個港口建設項目將緊隨其后,進行價值評估。“今后凡是大宗海域的使用,不管是何種用途,一定要先進行評估。”據記者了解,在評估幾宗之后,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會同省財政廳將按照一定的調節系數,結合海域的分類定級,制定明確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
當然,作為全國首宗試點,此次海域使用權價值評估遇到了諸多困難。首先,在程序上沒有成熟的辦法,資質部門沒有專門的海域使用價值評估經驗,目前的評估只是借助土地、房地產部門的做法,與海域有多大程度的吻合還把握不準;另外,用海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是價值評估的重要依據,企業理應提供基礎資料數據。而一些企業只提供對自己有利的數據,對不利的數據則拒絕提供。
對此,辛榮民提醒用海者,只有配合評估,才能取得正常的海域使用手續,其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障。今后海域資源將會與其他國有資源一樣,用市場方式來管理和運作。目前只是進行一級市場的運作,基本上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來出讓海域資源的使用權。在二級市場培育起來之后,由于海域資源的稀缺性,可以肯定,其使用金收取標準必將大幅提高。
鏈接
無節制的填海將對有限的岸線資源造成極大破壞。目前膠州灣、萊州灣、渤海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填海造地的困擾,尤以膠州灣為最甚。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膠州灣填海速度明顯加快,海域面積平均每年減少約2.9平方公里。據不完全統計,僅2002年以來,各級政府在膠州灣內就審批了近20個用海項目,填海面積達16平方公里。無節制的填海,導致膠州灣水域面積不斷減少,納潮量銳減,生物資源趨向枯竭。填海,傷了膠州灣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