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3月12日專電(王茜 衣曉峰)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四院檢驗人員首次從肺感染患者的痰液、氣管灌注液中檢出發光致病桿菌,測定了發光致病桿菌DNA的含量和基因序列,并確定了發光致病桿菌抗生素耐藥譜及耐藥機理。專家指出,這項工作填補了國內空白,有效提高了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
病原學診斷水平。
發光致病桿菌是《伯杰氏系統細菌手冊》第一卷修正的腸桿菌科的新屬——致病桿菌屬的一個種。國外學者發現少數發光致病桿菌能使人的血液、傷口、下頜骨感染,但導致肺部炎癥尚未見諸于文獻報道。我國臨床微生物鑒定所用的《革蘭陰性細菌系統鑒定手冊》沒有收錄和及時補充發光致病桿菌鑒定的數據源;國內微生物標準菌株庫也未保存發光致病桿菌標準株。
哈醫大四院王曉燕等人在臨床檢驗中,從2例肺感染患者的痰液和氣管灌注液中,培養分離出3株生化反應特殊的革蘭陰性桿菌。通過屬(種)鑒定,最后確認為發光致病桿菌所引起的人類肺感染的首例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發光致病桿菌快速檢測程序和快速檢測方法,對其抗藥譜和耐藥機理進行了研究。
國外文獻報告發光致病桿菌對慶大霉素敏感,這一點與王曉燕等人的研究不同。就我國國情分析:食物、動物與食物鏈的很多環節,都存在著人為誘發耐藥因素,如動物喂養的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均可能造成細菌基因自發或誘發突變,轉移和重組,以及耐藥性的結合轉移。這就說明,在眾多的耐藥因素中,“濫用抗生素”導致的條件致病菌是臨床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必須強化和規范抗生素的使用!
LU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