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小隱
本報做過有關動物第六感的科普文章引發讀者廣泛關注
亞洲海嘯之后,有報道說,當地的原始土著居民能夠及時地感覺到危機迫近,他們和野生動物一起逃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即將到來的災難……科學家們正致力于相關研究,希望能找出這一行為的原因。
盡管有部分科學家否
認人類對于危險存有第六感,但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卻證實,大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區域,該區域存在明確的“預警系統”。
據稱,預警系統能夠監控周圍環境中的“線索”,衡量環境變化可能給人帶來的后果,并且幫助我們調整行動,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人類大腦可以捕捉到很微妙的征兆,它對危機預感的靈敏度遠遠超過我們先前的想象。”約書亞·布朗博士說。
約書亞·布朗是一位心理學博士,在《自然》雜志2月18日對此事進行報道之后,他也成了有關研究的負責人。
在人們可能犯錯的情況下,前扣帶腦皮質就會“有所反應”。
過去,研究者發現,當人必須在互相排斥的選項中做選擇的時候,或者在犯錯之后,腦額葉前部的前扣帶腦皮質就會變得活躍。
現在的發現則出人意料。
“事實上,在人們可能犯錯的情況下,甚至在人們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之前,大腦的這個區域能夠學習識別這些征兆并有所反應!辈祭收f,“它似乎成為了一個早期危機預警系統,在我們的行為可能導致負面結果的時候,它嘗試著警示我們即將到來的危險。所以,我們能夠更加小心仔細地處理面對的情況,避免犯下更多后果嚴重的錯誤!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在進行復雜思考和感知事物時,前扣帶腦皮質發揮著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的一舉一動在近期的研究實驗中先后得到證實。
有人形容它是大腦“驚嘆”中心。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已經犯下了某種形式的錯誤,然后脫口而出一聲驚嘆:“唉呀!”那一瞬間的感覺就是前扣帶腦皮質的活動。
以此為基礎的理論認為,前扣帶腦皮質的初級角色有兩種,其一是幫助察覺錯誤,隨后確認;其二是幫助察覺經常導致錯誤的高度沖突的情形。
布朗與托德·布萊爾博士認為,把“活躍地”預見潛在錯誤的前扣帶腦皮質理解為早期預警系統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