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黃三角地區鹽堿地生態恢復
劉國信代表(山東省東營市市長):
黃河三角洲北部地區瀕臨渤海,土地廣袤,但鹽堿度較高。由于黃河引水指標的限制,該區域這些年來一直沒有送到黃河水,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改善,海岸線蝕退,原來黃河入海口凈造陸地的態勢轉化為步步回逼態勢。作為我國“兩島一灣”
千里黃金海岸線的中間地帶,國家實施“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山東省實施“海上山東”建設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建議水利部、國家黃委在保持黃河入海口處一定流量、不斷流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定流量,每年相當于為該區域供應10億立方米免費黃河水,用于黃河三角洲沿海地區生態改善。對該區域內的韓墩、小開河、王莊、雙河、勝利、曹店、麻灣七個引黃干渠下游進行全面襯砌改造,向沿海地區遠距離輸沙、輸水、淤被、改堿、開發綠色蘆葦濕地。這部分水免收黃河水資源費,輸水帶來的渠道維護等費用由各級共同承擔。
立法保護民族工業和民族品牌
楊綿綿代表(海爾集團總裁):
在參與國際化競爭中,我們感到國家應該從立法、政府職能等各個方面支持民族工業的發展,通過立法,保護民族工業和民族品牌。我國雖然在2002年制定了《政府采購法》,其中也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對“本國貨物”并未作出明確的定義,也沒有制定相應的執行細則和罰則,導致該條規定得不到有效執行。在本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上,也沒有統一的政府機構牽頭,而是商標局、版權局、知識產權局等多個部門同時負責。建議國家制定更加細化、更具操作性的民族品牌保護戰略,使知名民族品牌的利益在國內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
加大農業資金投入
賈學英代表(山東省泰安市市長):
農業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議加大對農信社的支持力度,提高農信社的支農實力;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金融的作用,農發行要加快拓展業務范圍,支持農村中低產田改造、水利基礎設施、農產品加工等;完善財政補貼和風險補償機制,建立農業貸款擔保體系。
審計體制應向立法模式轉變
墨文川委員(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審計體制是國家政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雙重領導體制難以保證審計獨立性和審計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這也是現行審計體制下最大的弊端。由于審計機關負責人的任免權在本級政府,審計機關實際上是“政府的內審機構”,“審財政就是審政府”,由于考慮到方方面面的關系,審計部門就存在敢不敢報告的問題,有些問題,往往是較大的問題在審計部門內部就“消化”掉了,即便報告了也難過政府那一關。
建議將我國國家審計體制適時地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轉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實行立法模式審計體制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條件。反過來,實行立法模式審計體制也加強了人民代表大會的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
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劉桂真委員(山東大學教授):
高等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為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提出以下建議:一、檢查高校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應為所培養學生的質量。現在,有的大學將教研室改為研究所,這是不恰當的。教學工作量和質量應是考察教師的重要指標之一。二、教師崗位實施分類管理和聘任。加大對教學的投入,特別是對教研項目的投入。支持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編寫高質量的教材,鼓勵教師尤其是基礎課教師積極申請教研立項并進行教學研究。三、教學評估要考察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學校可以制定年最低教學工作量指標,提倡名家、大家、教授兼任本科教程,用他們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新一代大學生,在道德規范與文化傳承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四、繼續堅持并提倡在高校中評選教學名師,這是對長期從事基礎課教學優秀教師的認可和尊重,也是對基礎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舉措。
促進樓市健康發展
郭松海委員(山東省政府參事、山東經濟學院教授):
住房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以住宅業為主的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基礎產業,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為此,要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調整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主要建議:一、加大調控力度,開征不動產閑置稅,適度限制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行為。投資置業作為一種市場行為無可非議,但房屋是特殊商品,不能像股票一樣作為虛擬資產在不規范市場里無節制地炒作。二、調整住房市場的供給結構,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三、要關注進城農民的住房問題,農民工大多數是中低收入者,同時又是城里納稅人,他們也應享受城市福利政策,政府應為他們提供適度住房保障。四、調整房地產市場運行層次結構,著力培育二手房市場,形成梯度消費模式。
《華東新聞》 (2005年03月09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