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構建青島可持續發展的大工業體系進程中,青島開發區的“四大板塊”專項招商理念魅力盡現,碩果滿枝,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
基于大青島發展的戰略框架和在青島發展歷程中的定位,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制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開發區積極
探索和實施加工制造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貿易產業和石化產業“四個板塊”專項招商理念。
在加工制造業領域,開發區正在培育的“六大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發展由粗放型、分散化向集約型、集群化的轉變,初步形成的“六大產業團地”,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載體。目前,青島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等為依托的家電電子產業鏈,形成了乘用車和專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鏈,形成了以海西灣造修船基地、中海油、中集集裝箱、浦項不銹鋼等為依托的機械制造產業鏈,形成了以國風等為依托的生物制藥產業鏈。
制造業的發展,為高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位于開發區的國家級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已建有總面積4000余平方米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高科技創業中心,全區吸引高新技術企業95家,擁有高新技術產品191種,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板塊”已與制造業一道在開發區比肩隆起。
在服務貿易產業領域,開發區以前灣港為依托,規劃建設了包括前灣國際、遠洋大亞、中儲物流、伊藤忠國際物流、韓進海運等世界500強和國內外著名物流公司在內的港航服務體系;成功引進了利群、三聯、佳世客、百盛、易初蓮花等10余家經營規模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中外名家名店。由4大國有銀行以及中信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等12家商業銀行和9家保險公司組成的完善的金融體系,進一步優化了新區的投資環境,西海岸區域性商貿中心的形象已初露端倪。
石化產業招商,更是開發區大手筆譜寫的精彩篇章。總投資100多億元、年加工能力1000萬噸的大煉油項目公司已掛牌成立。與此“鏈接”,中下游項目加快推進,石化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按照“健康、環保、安全”和“清潔型、環保型、循環型”的發展理念,開發區還積極推進了總投資3.6億元的青島港液體化工碼頭建設。總投資3.89億美元的麗東化工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年產聚酯切片14萬噸的韓國高合化纖、年產錦綸1萬多噸的中法合資中達化纖、主要生產碳素復合材料的韓國SK化工等代表性石化企業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效益。
科學的招商思路,專業的招商手法,換來開發區滿枝碩果,僅2004年就實際利用外資11.8億美元,實際到位內資56.5億元。(馬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