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媒體報道,春節過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招募的14位下崗人員當職業化模擬病人,現已陸續上崗。這是湖北首次出現專業化模擬病人。模擬病人不僅幫助醫學院的學生完成臨床實習學分,而且參與老師評分。
過去醫學院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都是請醫院病人幫忙,不久前實施的《職業醫師法》已明令禁止。據了
解,這些模擬病人此前都經過了兩個月的培訓,每人都熟練掌握了一種疾病的癥狀要點。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醫學專家,專家表示,醫院確實面向社會招募模擬病人,但這只是一種很正常的教學活動。此外,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北京相關醫療機構。對此,有關人士表示,這種“模擬”病人的做法很可笑。因為每個病人的病癥、病理都不一樣,比如同樣是高血壓,但病因、病理都有微妙的差別,治療方法也不同,病情不同是根本無法模仿的。
首都醫科大學相關部門的盧老師表示,這種方法在高校教學中不值得推廣。目前醫學院對于學生的教學培養,都有自己正規的方式。實習、見習醫生都要在主任醫師的來領下“巡視查房”,對患者的病情做記錄。模擬病人沒有“真病人”的病癥,學生從中也學不到實際經驗。
對此,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益表示,這種雇人來做模擬病人的行為,在法律上是沒有障礙的。只要醫學院和被招募者雙方達成了協議,就不違反法律規定。但是,被招募者能否真正模擬出病人的體征,還值得懷疑。從教學角度來說,恐怕這種做法也無法長久。文/本報記者
馬曉娟 張迪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