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眼中的不節約現象
我對“煤變油”是有看法的,5~6噸煤搞出1噸油,熱能浪費很大。煤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們國家的煤很緊張。此外,拿玉米等糧食釀酒也有類似問題。
——朱高峰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0多倍,
但礦產資源消耗增長了50多倍。我國經濟高增長是建立在能源高消耗基礎上的。
——王淀佐
水資源那么緊張,但我們往往只注意增加水量,不注意漏水率。東北很多城市平均漏水率達30%,過去有名的節水城市大連甚至高達40%。
——周干峙
2004年冬,北京掀起溫泉休閑熱。后來據了解,北京深層地下水在不少地方只要打一個深1500~2500米的井,出來的就是熱水,就可用來搞溫泉療養,但占地動輒上千畝。有的地方出現了占地幾千畝的五星級賓館加上別墅區。
——周干峙
一些人,追求世界一流名牌,奢侈成風。世界上一些銷售奢侈品的商家把中國作為其市場開發首選。更為嚴重的是,奢侈之風在公務員間盛行,大餐館的營業很大程度上是靠公務人員或者用公款請客,或者接受其關系戶的宴請來維持,送禮成風,已逐漸成為賄賂的手段,中秋月餅竟然帶有一座新住房的鑰匙應是明證。
——侯祥麟
我國北方地區部分建筑室內溫度高,享受比日本人高得多的采暖水平,比歐洲人舒服得多的溫度水平,同時維護結構、保溫又非常差,消耗了比人家高出了2~3倍的能源。
——江億
公費醫療制度中浪費十分驚人。醫療體制過于商業化,把病人消費和醫生獎金掛鉤,導致醫生開大處方,搞大檢查。大型醫療儀器由國家投資購買,卻由醫院開發營利,除了使用率不高外,還有大量重復購置。
——秦伯益
大型公共建筑的用電量,每平方米每年在100~300度,是一般住宅的10~15倍或更多。大型公共建筑只占全國比例不到5%,但是就北京來說其耗電量等于北京住宅的總耗電量。
——江億
我國大專以上的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將近4000萬人左右,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是3000多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總人口。人才浪費是最大的浪費,由于思想意識、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原因,規定60歲的科技人員退休“一刀切”的政策,使我國人才浪費嚴重。
——石玉林
(本報記者 李松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