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召開的全市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透露,青島民營經濟目前正進入能量釋放、加速發展新階段。具體表現在——— 總量擴張:去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29.8萬戶,注冊資本789億元,分別增長18.3%和35.6%。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35億元,增
長18%。全市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民營企業148家,過10億元的13家,有12家企業進入全省百強民營企業行列。 資本運營步伐加快:民營企業上市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中天科技以紅籌股形式在香港上市,高校軟控通過了中國證監會審批,等待發行上市。六和集團、康大外貿、星火紡織織機、金王股份、國人橡膠等企業正加快上市進程,今明兩年有望取得突破。
品牌創建步伐加快:目前,即發、喜盈門、英派斯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市民營企業累計擁有42件省著名商標,79件市著名商標,分別占全市的46%和47.5%。擁有國家級名牌4個,省級名牌28個,市級名牌40個。
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民營經濟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目前全市已有科技型民營企業1500多家,經市科技局認定的民營科技企業610多家,年實現技工貿收入400億元以上,2003年以來連續兩年居全國計劃單列市第二位;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已占到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的28%。民營企業擁有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機構120多個,其中5個是省級以上的技術研發中心。
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目前,全市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民營企業2329家,其中僅去年新增的1026家,占全市新增進出口企業的55%。2004年民營企業出口創匯21.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3.8%,拉動全市出口增長10.2個百分點;進口10.28億美元,增長81.7%。全市已有34家企業在2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36家分支機構,境外投資項目達到26個。民營企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市的60%以上。(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