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輪胎是中國十大輪胎民族品牌之一,2004年9月,雙星全鋼子午線輪胎被評為中國名牌。
東風金獅有限責任公司是原化學工業部于1969年投資億元、調集全國輪胎業生產精英組成的業內骨干企業,年生產能力為300萬套輪胎,曾是全國輪胎生產企業的"四大天王"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次重組成功,
對雙方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局。重組后,青島雙星的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將會有顯著的提高;而對于東風金獅來說,也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機會。
春節前夕,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雙星)公布了對東風金獅輪胎有限公司進行重組的意向公告,表明青島雙星與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就重組東風金獅輪胎有限公司的有關問題初步達成了共識,并簽署了會談紀要。之后,雙方將組成專業工作小組共同進行重組前期的有關準備工作。目前,青島雙星已派出有關人員前往十堰市,與十堰市政府按會談紀要的有關原則密切合作,共同推進重組事項。青島雙星董事會認為,雙方如能重組成功,公司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將會顯著提高,并對雙方發展產生良好作用。如最終未能實現重組,也不會給公司帶來不良后果。
合作雙方來歷不凡
作為中國的名牌運動鞋生產企業,青島雙星在國內鞋業曾經無人能出其右。青島雙星擁有全國鞋業最知名的雙星品牌,其雙星牌運動鞋連續多年銷量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但制鞋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行業進入門檻低,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鞋類產品呈現出嚴重供大于求的形勢,激烈的市場競爭限制了公司利潤隨產量同步提高的空間。青島雙星需要在鞋業的基礎上,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于是雙星開始介入同屬橡膠行業的輪胎業。2000年起,青島雙星投入6億元資金用于輪胎生產,形成了年產載重斜交胎200萬套、農用胎200萬套、全鋼子午胎150萬套、工程胎5萬套的生產能力。2001年8月,雙星并購了當地輪胎生產大戶華青輪胎工業總公司,使公司的主營業務由單一的冷粘鞋類制造銷售拓展到橡膠輪胎、鑄造機械、橡塑機械的制造銷售,主營業務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短短一年之后,雙星輪胎迅速躋身全國行業五強,其銷售額占據了雙星總銷售收入的半壁江山。2003年11月,雙星輪胎被評為中國十大輪胎民族品牌。2004年9月,雙星全鋼子午線輪胎被評為中國名牌,而據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報表顯示,到去年9月底,來自輪胎業務的收入已占據青島雙星整個主營業務收入的80%。雙星成為了主導中國輪胎工業發展方向的重點骨干企業。
此次青島雙星擬重組的東風金獅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這家企業曾經是中國輪胎業的驕傲,是原化學工業部于1969年投資億元、調集全國輪胎業生產精英組成的業內骨干企業,年生產能力為300萬套輪胎,曾是全國輪胎生產企業的"四大天王"之一。業內人士對東風輪胎的優勢可謂是津津樂道:它毗鄰我國最大卡車生產廠家東風汽車公司,輪胎下了生產線便可直接上東汽公司的總裝線;它地處中西部的結合部,是通往中國西部的惟一通道,而在西部尚無一家同等規模的輪胎廠……
東風金獅幾經磨難
當年在全行業合資風的推動下,由政府作主,東風輪胎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組成了東風金獅輪胎有限公司。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注資2.8億元人民幣,直接啟動了東風輪胎3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胎和100萬套轎車胎生產線。按說,有了資金,又有外方的管理,企業的發展應該更上一層樓。但是,東風輪胎卻不是這樣。在合資之初,由于合資并非是企業行為,中外理念的融合做得并不好,使得企業產量和效益一直走下坡路。
更要命的是,政府的干預讓東風輪胎走入了重重危機。湖北省接管東風輪胎后,除了合資,還用行政手段將負債累累、資不抵債的襄樊鋼絲廠、黃石輪胎廠、黃石第二橡膠廠政策性劃歸東風輪胎。本來就沒有完全理順關系的東風輪胎又背上這么沉重的包袱,更是力不從心,很快露出敗象來。
據業內人士介紹,東風輪胎所遭受的打擊還不止這些。原來一直扶持東風輪胎的十堰市政府認為,既然企業收歸省管,地方只管收稅就行了。于是,原來地方給予的一切優惠政策一下子都沒了,企業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只剩下交稅與收稅了。合資10年,十堰市政府共收了東風輪胎8億元的稅收。有人說,十堰市政府把東風輪胎當成了造稅機器。這期間東風輪胎又還了銀行5億元的利息。抽走13億元,東風輪胎元氣大傷,從輝煌跌進了深谷。
2003年6月,湖北省政府又將病入膏肓的東風輪胎下放給十堰市管。十堰市政府萬萬沒想到這個苦果還得自己吞下,這才意識到把東風輪胎的血抽得太多了,補也來不及了。一個好端端的輪胎企業就這樣被折騰得失去了生命力。
整合大潮不期而至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次重組成功,對雙方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局。畢竟,重組后青島雙星的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將會有顯著的提高;而對于東風金獅來說,也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機會。據了解,東風金獅輪胎銷售為主機配套、社會維修、外貿出口三大格局,除在全國各主要城市直接設立的13家銷售分公司外,還在全國各地建立起50家輪胎銷售代理機構。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輪胎行業生產高速增長的同時,輪胎子午化率進一步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2002年以來,國內全鋼載重子午胎發展迅猛,增長速度連續兩年超過60%。2005年,根據國內一些大中型企業的擴展規劃,國內子午胎產能將會迎來一個急速增長期,特別在載重子午胎上。目前一些企業正處于規模擴張階段,而輪胎產能無序擴張帶來的后果勢必將在今年下半年顯現出來,供過于求的市場狀況將難以避免,輪胎行業的新一輪洗牌將會展開。
此次青島雙星宣布并購東風金獅輪胎,也宣告了我國輪胎行業新一輪整合大潮已不期而至。事實上就在去年,新加坡佳通輪胎集團收購了*ST樺林(600182),也印證了這一點。畢竟,在國內商機無限擴大的情況下,外資輪胎巨頭爭奪中國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劇烈。在這種市場環境中,國內輪胎行業并購活動亦會熱鬧非凡。可以預期,國內輪胎行業的主要企業,如黃海股份(600579)、風神股份(600469)、黔輪胎(000589)、輪胎橡膠(600623,900909)等亦會有類似雙星與東風金獅的并購舉動,或者會與外資巨頭進一步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