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帕杰羅V73外觀
三菱是國際三大頂尖越野品牌之一,帕杰羅更是三菱的一張當家王牌,借助于汽車運動的興起,“巴黎-達喀爾”拉力賽使它聲名遠播,從其誕生的第3年——1984年開始參賽至今,共有9次冠軍收入囊中。 |
帕杰羅車型誕生20多年,至今已經推出了3代,第一代是原型車L系列(1982—1990年),第二代是帕杰羅V系列(1991—1999車),V73是三菱汽車公司推出的第三代產品(1999年9月至今),為V33車型的升級版,1999年在全球上市,國內剛剛投產的是其最新的版本,也是帕杰羅系列里最具市場號召力的一款。
帕杰羅在中國市場的淵源也是由來巳久,早在20世紀的80年代到90年代就被引進中國,作為武警和部隊的裝備用車。我們常見的V31、V33等都曾在廣東湛江三星和廣州云豹進行過CKD組裝生產。正式引進三菱帕杰羅技術,并進行國產化生產的也是今天的湖南長豐集團,生產帕杰羅V系列的第二代產品V31和V33,依靠這一熱門車型,長豐集團坐上了國產越野車的頭把交椅。當然,帕杰羅系列在國內還有另一個分支,那就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帕杰羅SPORT,是北京吉普在2003年引入生產的。
雖然三菱汽車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面臨著危機,甚至由于頻頻的召回事件而如履深淵,但帕杰羅依然擁有強大的領地,其影響力足見一斑,這也正是帕杰羅被長豐和其競爭對手看中的關鍵所在。
長豐推出的V73是最新款車型,從外到內都有諸多變化,定位的偏移是其轉變的根本原因
![]()
中控臺的造型比上一代更加新潮,設計上盡量簡化
4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和分動器手柄
![]()
寬敞的空間和舒適的坐姿是SUV車型的一大優勢
集成儀表信息豐富,風格粗獷
內飾設計比以往更加新潮,具有時代感,做工精良細致,突破了純正越野車不修邊幅的形象,使V73進一步向高檔SUV靠攏。中控臺的造型變化明顯,控制面板由傳統的長條形設計變為八邊形,絕大部分的控制鍵都分布在這個不大的區域內,便于觸及和操作。三段式的儀表也與同類的一些SUV極力追捧的豪華不同,它盡量設計得更加動感,以匹配它純正越野車的身份。老款的V系列車型配有指南針、溫度計、氣壓表和高度儀等專業越野裝備,在新款V73上,這些零散的儀表統統以一個集成的DigitaIRVmeter取代了,駕駛者可以直接從LCD顯示屏上讀取到相關數據,除此以外,還有很多豐富而且實用的信息,比如空調狀況、車速、時間以及維修保養提示等等也都有顯示,但去掉了原車配備的導航功能。
越野車良好的視野和舒服的坐姿一直是它最吸引人的賣點之一,新款V73由于車身加寬、軸距加長,因而獲得了更為寬裕的內部空間。加大了尺寸的座椅很舒服,包覆性良好,側向支撐力也很充足,闊綽的腿部空間給人自由、舒展之感,只是駕駛座椅前后調節的幅度小了些。三排座椅的設計不但沒有使任何乘客受到委屈,反而使它擁有了近乎MPV一樣豐富的座椅變化。它的每個座椅都可以分別向前、后放倒至180計,第二排座椅可以分開折起,最大能獲得1700L的儲存空間,第三排座位不甚寬敞,但作為兒童使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平時還可以掩藏在地板下面,翻折起來很輕松。同時,每個座椅都配備了三點式安全帶,并至少設置了兩個以上的置物空間,很適合一家老小外出旅行,不過養路費還得按照7座來算。
V73是一款具有專業越野血統的車型,區別于偏向休閑色彩的SUV
為了應付各種復雜、艱難的路況,越野車型一般都采用大排量的發動機,像豐田系列的越野車排量大多在4.0L以上,但大排量和高油耗之間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要同時兼顧到經濟性,又不想太局促,3.0L左右的排量比較適中。V73采用的是與獵豹黑金剛相同的6G72發動機,雖然發動機對油門反應不是特別敏感,但低速和高速時的反應都不錯,為國內外的多款SUV所采用。國外的帕杰羅配備的是4M41柴油機和6G74的GDI汽油機,技術上更為先進,但從實用性和對國內市場的適應性來講,6G72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V73在設計上與帕杰羅原型一脈相承,體現了其全天候越野的理念,最吸引人的賣點之一就是SS4—11超選四輪驅動模式,即便時速達到100km/h時,只要按一下操縱桿,就能在2H、4H、4HLc禾口4LLc之間自由切換。SS4—ll超選四輪驅動系統比上一代的進步就在于它能夠適用于所有的路面狀況,前、后輪的驅動力可以根據行駛路況,在33:67到50:50之間自動調節扭矩分配比例,用以應對各種復雜、艱難的路面。
V73的改變不是放棄,而是堅持,Wi的設計兼顧了車輛的越野性能和駕乘感受,使V73的表現更加全面和均衡
很多人都認為越野車采用底盤鋼板彈簧結構可以提高越野能力,也有不少專業廠家更以此做為宣傳賣點,事實上,越野對懸架的主要要求就是車輪行程,而許多采用鋼板彈簧的車型行程并不長,同樣,有些采用了獨立懸架的車型也擁有較大的車輪行程,也就是說,這主要取決于設計者的意圖和傾向。
V73以前的車型都是采用有車架底盤的非承載式結構,但是從V73這一代車型開始,(包括以后的V75、V77),三菱放棄了原來的非承載式車身、后鋼板彈簧結構,轉而采用整體框架車身、螺旋彈簧和四輪獨立懸架,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公路行駛時的舒適性大大提高,優異的抗扭抗彎強度也更適應越野行駛的需要,同時懸架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的路況作精微調整。改進以后的前輪行程增加了40mm,后輪行程增加了30mm,后輪距也得以擴張了80mm,所有這些變化,都直接提升了V73的越野性能。同時,采用獨立懸掛以后,車身的質量和重心也都有所下降,這對于提高它的公路表現非常有益。從事實的角度來說,這一改變不是放棄,而是堅持,這種設計兼顧了車子的越野性能和駕乘感受,使V73的表現更加全面和均衡。
由于采用了不少SUV化的設計,加上原來良好的越野底子,V73堪稱公路與越野的雙面手
有了充沛的低轉速扭矩作后盾,V73標準配備的265mm越野寬胎可以輕松碾過布滿亂石的沙灘,對于接近45度的斜坡也只是加一腳油就能完成的簡單動作,235mm的離地間隙足可以應付大多數的野外路況。這次我們雖然沒能把它開進深溝險壑里去挑戰一下極限,但從爬坡過水表現出來的輕松勁來看,應該還有很大的越野潛力,它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了39度和24度,看來V73在SUV化了以后,越野能力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不僅如此,反而感覺更為輕松和勇猛了。
V73的公路表現又讓我們深切地感受了一次:四輪獨立懸架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在試駕過的SUV車型中,能夠在這一環節上形成挑戰的并不多,即使是寬度達1895mm的車身,高速行駛時也非常平穩,四輪牢牢抓地,坐在車內沒有明顯的振動,對于一些低頻振動吸收很好,懸架系統只有在遭遇到一些大的不平路面時,才會顯示出其硬朗一面,底盤傳遞上來的噪聲很小,但速度上去以后胎噪顯得大了些。
先期推出的V73只有搭載手自一體變速器的兩種車款,標準版售價34.8萬元,豪華版售價38.6萬元,競爭對手有大切諾基4000、豐田普拉多3400、斯巴魯森林人、日產途樂以及福特翼虎等一大批同類車型,目標客戶群為那些喜愛戶外運動和旅行的年輕白領以及專業越野愛好者。據悉,V系列的其他成員,包括V71、V75、V77等,也將先后進入中國。
V73:三菱汽車的救命稻草,長豐汽車的希望之星
由于在2004年里,三菱在北美和日本國內市場的戰績并不理想,而且頻頻受到召回事件的困擾,品牌形象受損,而中國市場卻隨著車市的井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因此三菱決定調整其全球戰略,將中國市場擺到更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上來。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面,長豐汽車幾經周折,終于拿到了這塊大家都想吃的唐僧肉。
對于長豐汽車來說,帕杰羅V73更是一張新的王牌,作為中國越野車行業的領導者,獵豹在低端、中端這兩塊市場已經處于主導地位,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產品,無法進軍一直為進口品牌所把持的高端市場,因而在產品序列和價格區間上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戰略布局。V73的到來不僅讓長豐汽車擁有了高中行業中的綜合實力得到提升。
帕杰羅V73
帕杰羅是三菱在全世界的主力車型,由于車體堅固、行駛性能出色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雖然受到剎車油管事件的影響埋下了陰影,但依然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越野車型之一,并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銷量。V73的純正越野血統是其最大的賣點,帕杰羅的品牌含金量對消費者也很有吸引力,但面對國際市場上SUV的大行其道,三菱當然不可能無動于衷,在新款的V73上,我們看到帕杰羅V系列正在悄悄轉型,這是對市場的妥協,也是順應發展的需要,對于三菱的現狀來說,緊跟潮流比堅持本色更為要緊。
強項:
帕杰羅的品牌含金量以及純正三菱越野血統;SUV化的車身提供了出色的行駛舒適性;4輪獨立懸架兼顧了越野能力和公路表現。
弱項:
后視鏡盲區略大;另外,三菱應該盡力改變消費者對召回事件的不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