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環保聯合會高調出場,該協會秘書長表示不能讓環保者獨上被告席
昨天,本該在浙江杭州西湖區法院法庭上“唇槍舌劍”的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名譽侵權案以原告的撤訴而偃旗息鼓。但“中國公眾和組織參與環保行動的大幕才剛剛拉開”,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曉東在接受記者采
訪時感慨萬千。在國務院剛剛完成登記注冊還未來得及舉行成立典禮的中華環保聯合會在此次訴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僅此前向本案被告表示了支持,而且派出了法律專家援助小組,使一個看似普通的民事案件成為國內環保組織進行法律援助第一案。
抵制APP公司紙產品引發訴訟
據有關報告,APP(亞洲漿紙業總公司)自2002年8月開始,先后在云南思茅、文山、臨滄三地承包2750萬畝地,用于建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基地”。金光集團對外的說法是,這2750萬畝“全部是荒山”,實際上據國家林業局、云南省林業廳和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規劃中的有林地(茂密樹林)、灌木林地等共約58%。也就是說,APP要建設2750萬畝的紙漿林,就要大面積采伐現有天然林,然后再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
去年11月18日,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起草了《關于抵制APP紙產品的通知》,提出:“鑒于APP公司嚴重的破壞生態、損害環境的行為,協會呼吁全省飯店立即行動起來,堅決抵制金光集團APP紙產品及其附屬產品。我們要求全省會員飯店拒絕采購APP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并以此作為創建和評定綠色飯店的一項要求。”11月30日金光集團APP提出有關法律訴訟,要求公開賠禮道歉,并索賠220萬元人民幣。
中華環保聯合會高調出場
本案引人關注還有一個原因,它是我國環保組織進行法律援助的第一案。有著深厚官方背景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強勢介入給這個普通的名譽侵權案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我們不能讓保護環境者獨自站在被告席上!”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前國家環保總局紀檢組長曾曉東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慷慨激昂地說。據曾秘書長介紹,中華環保聯合會的主管單位是國家環保總局,聯合會前不久經國務院批準在民政部注冊后成立,原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宋健同志出任聯合會的主席。聯合會這次沒有保持低調,而是高調出場,就是要向社會發出一個信號:愛護環境的人是團結的,是有力量的!“以后我們要和更多的環境保護者站在一起。”曾曉東秘書長告訴記者。
浙江省飯店業協會莫名成被告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昨天,記者采訪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杜覺祥副秘書長時,他這樣評價這場官司的“無言結局”。“說句實話,到現在官司結束,我們都不知道為什么要站在被告席上。”
中國政法大學王涌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的訴訟并不能成立。協會發布通知,是依據新浪、新華網等一些媒體提供的材料,從取得材料的方式上來說是通過正當途徑的,盡到了社會普通公眾的注意義務,從過錯分析上不存在侵害名譽權。王涌教授還指出,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向400余家會員單位發出“拒用金光集團APP紙產品”的通知與綠色和平組織、新浪網、新華網、《中國新聞周刊》、《中國青年報》、《財經》雜志等眾多公眾媒體的大篇幅報道相比,協會給金光集團造成的影響,無論是范圍還是影響力都要小得多,而金光集團并沒有將這些組織和公眾媒體推上公堂。
與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不情愿”當被告相比,去年11月16日,向公眾與媒體公開了《金光集團APP云南圈地毀林事件調查》報告的綠色和平組織則要高調得多。綠色和平項目總監盧思騁此前曾專門回應:“金光集團APP是不應該告浙江飯店業協會的。如果他們真的覺得提出的證據有問題,報告是有錯誤的,APP應該直接告綠色和平組織。”
金光集團為何臨陣撤訴?
昨天,記者與金光集團的律師多方聯系未果,而金光集團對臨陣撤訴也未作任何解釋。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金光集團撤訴與國家林業局的兩份文件有著某種內在聯系。
中華環保聯合會維權中心顧問,也是此次赴杭州法律援助小組的負責人彭近新告訴記者,如果昨天開庭,他們將向法庭遞交兩份文件作為證據。其中一份文件是國家林業局2004年6月15日向云南省林業廳發出的《關于認真整改森林資源管理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所附國家林業局赴云南調查組的《云南思茅森林經營情況調研報告》,反映了金光集團在云南思茅等地砍伐天然林、營造原料林的情況,并對可能造成的生態破壞作出了嚴謹的分析和評估。附件中明確表示“堅決制止思茅市大面積采伐現有天然林來營造原料林的做法”。
另一份則是2005年1月7日國家林業局下發的通知,認為金光集團在營造原料林過程中存在毀林行為。通知證實,金光公司2003年和2004年在瀾滄縣營造原料林的地類中,涉及有林地9580.52畝;在沒有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采伐林木蓄積24709立方米。
彭近新分析,這兩份文件的“威力”是不可小覷的。
普通的名譽侵權案有不普通的背景
昨天,記者在金光集團APP(中國)的網站上看到各媒體的報道與國家林業局的兩個文件大相徑庭。
其中有“云南省政府、經合辦、發改委、林業廳以及思茅市林漿辦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金光集團APP在云南‘圈地毀林’一事作出公開澄清”。云南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和平組織對云南推進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提出質疑,并指責金光集團毀林,由此引發一系列負面效應,云南省政府方面對此并不認同。”“發展林紙產業是加快云南省發展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選擇金光集團作為合作伙伴是非常正確的。”
云南省林業廳領導還表示:“APP造林大多在偏遠地區,金光修了簡易公路,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為當地提供了勞務收入,解決了農民的貧困問題;絕大部分造林在荒地上,增加了植被覆蓋,有益于生態保護。”
“一個看似普通的名譽侵權案背后有著并不普通的背景,是這個案子一波三折的最主要原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昨天如此評價本案。(北京青年報)
資料:金光集團APP公司
印尼金光集團成立于1972年,旗下的APP(亞洲漿紙業總公司)的漿紙生產能力位居亞洲第一。除了印度尼西亞,APP的最大投資地就是中國。APP被業內認為是中國紙業的“老大”。據統計,APP在2002年的銷售額達131億元,幾乎是第二位———晨鳴紙業的3倍之多。
金光集團APP(中國)及其下屬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至少擁有20個產品商標,APP旗下的旗艦、金旗艦、紅旗艦、綠鋼炮、小鋼炮、黃金搭檔等品牌的復印紙、打印紙、傳真紙、筆記本以及清風、唯潔雅、真真等品牌面巾紙、衛生紙,在市場上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APP臨陣撤訴 中國綠色消費第一案不戰而勝
浙江省飯店協會繼續抵制其產品 “綠色和平”稱不會就此收兵
被稱為中國綠色消費第一案的金光集團(APP中國)公司狀告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名譽侵權案,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戲劇性結局:原告突然撤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不戰而勝。
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和中國環保聯合會今天上午在杭州舉行新聞說明會。協會副秘書長杜覺祥稱:這一結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金光集團為何突然撤訴?審理此案的審判員龐邦彩告訴記者,金光集團在撤訴申請中并未給出任何理由。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委托代理人、浙江星韻律師事務所胡祥甫律師推測,由于他們掌握了金光集團毀林的大量確鑿證據,金光集團擔心勝訴無望,并且會使毀林真相再次大白于天下,瘡疤會越揭越大,故做出了撤訴的“明智之舉”。
這一案件的始作俑者杜覺祥向新聞媒體談了他的困惑:金光集團作為全球知名的紙業公司,是以木漿為原料的,為什么在國外做出了“不破壞環境”的莊嚴承諾,而不肯在中國同樣明確承諾?他們在中國廣西、海南、云南、河南、遼寧等地正在或將要實施規模龐大的林漿紙一體化工程,卻不肯承諾保護生態環境,其已經或可能造成的后果不能不讓人擔心。他希望金光集團能夠向中國作出有效的嚴肅承諾,并糾正其違法行為,否則浙江省飯店業協會將繼續抵制其產品。
最先揭露金光集團毀林事件的“綠色和平”組織也派員出席了今天的說明會。一直參與事件調查的項目主任鐘峪女士指出,金光集團毀林的面積,遠遠大于國家林業局在調查報告中公布的9500畝,因為這一數字僅僅是瀾滄縣一個地方提供的,而金光集團已在云南省多個縣市實施其作為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根據中國森林法,無證采伐幾畝林自救可以立案查處,而金光集團已經非法砍伐了如此之多的天然林,為什么至今未見有關部門采取執法行動,這一現象令人困惑。她表示,綠色和平不會就此收兵。
剛成立不久的中華環保聯合會日前公開向媒體表示,支持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環保行動。該聯合會秘書長曾曉東表示,將全力支持浙江省飯店業協會的義舉,并已經組織了環境法專家對此案進行研討。
專門趕赴杭州進行聲援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維權中心負責人彭近新在新聞說明會上說,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抵制金光集團產品的舉動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據的,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順應“人與自然和諧”的時代潮流的正義之舉,理應得到社會的倡導、公眾的支持、法律的保護。中華環保聯合會將高舉“伸張環保正義、維護環境權益”的大旗,繼續支持所有公民和一切社會團體保護環境的行為。
該協會聘請的北京市鼎業律師事務所的陳茂云律師認為,無論是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抵制金光集團產品的行為本身,還是金光集團因此狀告其侵犯名譽權一案,在中國的環保史上都值得濃墨重彩地大書特書。不戰而勝的結局,既是環保團體保護環境的勝利,也是媒體支持環保的勝利。但是,這一事件并沒有了解,案件所牽出的一系列事件,及其事件背后的許多事件,都有深究的必要。
(人民網記者趙永新)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