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2月23日專電(冰河)海南省的部分酒店,原打算在春節黃金周期間大賺一筆,可事情的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宰客”不成,還得飲下自釀的苦酒。無論是政府還是酒店,抑或是“炒房客”,都是搬起石頭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腳上!
海南省一直以來打出的就是以旅游業
為龍頭的牌子,所以,依托旅游業的其他各項產業也隨之形成了極大的“氣候”。尤以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旅行社和不同層次的星級酒店最為突出,龐大的產業結構缺乏有效的管理,必然會使業內局面混亂,總量上的無節制增長,亂批、亂建的重復建設,最終導致了海南省內旅行社和酒店今天之結局,數量之多及密度之高也令人瞠目!
年前發生的印度洋海嘯賦予海南旅游的契機是顯而易見的。年前的種種跡象也表明了一個良好的勢頭,可是,在春節旅游黃金周期間,島外游客在自己的家中就可以遠遠地看到“懸”在海南省上空的那把無形的“宰客之刀”,旅行社等等“頑癥”已無需多說,可高達7000元的酒店房價卻讓人感到海南的酒店業大有趁火打劫的態勢,游客當然要望而止步了!
海南酒店房價超乎尋常的上漲倍數是導致其在春節旅游黃金周遭遇“寒流”的始因。經營旅游的業內人士分析說,酒店樂觀地估計形勢抬高了房價,使得一二級“炒房商”隨之水漲船高。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一個問題,目前的大型連鎖銷售就是為了整合資源,減少二手流通,從而降低資金風險,加大加快貨物和資金的運轉,可以有效的占有市場份額達成雙贏。可是有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的“炒房商”參與,既攪亂了市場,也造成了惡劣的后果。
究竟誰在縱容這種行為?有人說是政府指導不利,實際上政府的地位也比較尷尬,說多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亂干預!說少了,又被稱作是不作為!另有業內人士稱,是旅游管理機構里的人不懂旅游,也不懂管理,所以海南省的旅游市場秩序才有今天的“混亂”局面。那行業間的自律意識和行為又占幾何呢?
更為有意思的是一旅行社和海口文華酒店春節期間發生的一場鬧劇!該旅行社因不滿文華酒店擅自將自己預訂的房間給別的客人住,于是便找來80名民工住進這家五星級酒店,自己損了財也“惡心”了酒店。
看看北京、廣州等城市節后統計的假日經濟收入,再看看海南,是越看越憋氣,究竟是哪些人在無端的糟蹋美景,浪費海南民眾共有的旅游資源?財政進賬多些,既可以靚化城市建設,又可以增加公益事業的投入。今日的局面,意義、影響皆深遠,誰能從中獲取經驗教訓!誰又該為此多負些責任呢?
特約編輯:舒薇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