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介苗 孩子出生3天應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的保護作用達70%。接種部位是左側上臂,當接種后,一般2~3周孩子接種處有一個紅腫的硬結,中間逐漸形成小膿皰,后形成結痂,結痂后留下一個永久性的圓形疤痕,局部反應可持續2~3月,一般在接種后2月左右,做結核菌素實驗(PPD)可呈陽性反應,說明接種效果良好。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因疾病影響不能接種卡介苗,應在疾病好轉后及時接種,在出生3個月后接種卡介苗,應在接種前做結核菌素實驗,陰性后方可接種。 接種卡介苗4周左右,開始在局部出現反應。要保持局部清潔,因局部紅腫,應注意勤換洗內衣,在洗澡時要用干凈紗布包扎局部,以免水進入,不可用手將膿液擠出來,以防止其他細菌感染。接種卡介苗后一般不會發生全身反應,如有發熱等全身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2、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傳染病。乙肝疫苗接種是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生物制劑,接種后一般無不良反應。在我國,母嬰產期傳播是乙肝病毒最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通過胎盤、母親的陰道均可將病毒傳播給新生兒。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應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在生后滿1個月和6個月時再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接種乙肝疫苗的部位是上臂肌肉注射。孩子出生后至半年內接種3次,可使血清內抗乙肝HBs抗體滴度陽性率達75~95%,保持效應可達56~89%。 3、維生素D 新生兒出生后10天可適當補充少量魚肝油,按維生素D400~1000國際單位/天,可防止佝僂病的發生和低鈣驚厥。 4、維生素K 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注射維生素K11mg,早產兒連續用3天,不但可以防止新生兒自然出血癥的發病,還可降低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