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打造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新景觀
高新區:醫藥產業蓄勢待發
數十家生物醫藥企業呈現出旺盛發展活力
本報訊在優良的產業氛圍下,高新區正成為我市迅速崛起的現代醫藥產業高地。如今,在株洲路一線,海大蘭太、澳
海生物、華仁藥業、愛德檢測、黃海制藥、博新生物等20余個生物醫藥大項目一字排開,使一個前景廣闊的產業帶迅速隆起。有關人士認為,高新區醫藥產業的興起,正使全市醫藥產業水平迅速提升,并形成集群效應。
據統計,僅2004年,高新區就引進博新生物、愛德檢測、奧蘭生物、黃海制藥二期等生物醫藥產業項目8個,總投資5億元,產出規模將超過10億元。加上已建成投產的蘭太藥業、華仁藥業、澳海生物等項目,高新區已培育形成了以海洋活性提取、生物制藥、基因工程等高端技術為主導的產業特色。目前,高新區在建的海洋生物醫藥重點項目有5個,總投資超過6億元,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6億元,利稅7億元。
目前,在高新區28家海洋生物醫藥企業中,有2家公司的研發項目被列入“863”計劃和國家、省市攻關計劃。青島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塑料軟包大輸液”項目生產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居首位,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青島健特生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腦白金”、“黃金搭檔”等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青島海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蓋諾真”、“丹桂香”等產品市場銷售前景廣闊。
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迅速崛起了一個高新特色鮮明的醫藥產業帶,高新區的產業集聚能力來自哪里?
首先,高新區成功建立并完善了高新醫藥產業項目研發轉化平臺,以日益完善的創業孵化體系為基礎,特別是生物創業園、海爾醫藥園、澳海生物園、黃海制藥園的形成,以及海大蘭太藥業、青島健特生物投資有限公司、華仁藥業等重點企業的建設,使“四大園區、三大重點企業”成為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強大支撐。而聯合研究、委托開發、成果轉化以及共建研究開發機構等模式的建立,促使高新區形成了以產、學、研聯合推進為特征的產業環境,推動了生物醫藥科技成果的集群式轉化。
高新區還通過建立促進成果轉化的共享技術平臺,來促動生物醫藥產業帶的迅速崛起。他們整合院校研發資源,建立協作網,提高現有設備的配置效率。高新區還在孵化器內配備各類公共實驗室,建立開放式的生物醫藥產業中試基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實驗、小試、中試所需的重要儀器、設備、試劑等支撐技術、裝備及場地。這些共享技術資源的確立,使一大批高新醫藥成果能夠迅速突破研發,走向產業化階段。
針對生物醫藥技術成果轉化期長、風險相對較大的特點,高新區不斷深化該產業的融資體制改革。一方面由政府引導,吸納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設立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風險基金,招引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前來設立分支機構;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擔保體系。通過設立財政支持的中小企業科技開發融資貸款擔保機構,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擔保難問題,使一批生物醫藥產業項目成功度過孵化期,進入產業化。
目前,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正蓄勢待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群式發展、富有規模意義的高新醫藥產業帶,將成為我市產業集群壯大與發展的又一道風景。(本報通訊員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