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16日專電(記者劉礪平)過年期間,辛苦了一年的家長在自我放松的同時,對孩子的要求與管束也較平時少了。教育專家指出,節日期間家長對孩子教育引導的缺位,會使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節日可放松但不可放縱。家住太原雙塔西街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春節
前,孩子比較‘乖’,一直堅持看書學習,幾天時間就把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全部完成了;但從初一開始,玩得就有些過頭了,幾個同學整天泡在電腦上玩游戲,有時通宵達旦,晝夜顛倒。也想批評他兩句,但轉念又想,孩子在學校里緊張學習了一個學期,難得放松一下,而且馬上就快開學了,就讓他玩吧!币驗檫^年,不少家長對孩子整天看電視、上網、玩游戲采取了放縱的態度。
專家指出,家長的過分寬容很容易導致孩子認識上的模糊,并“習慣成自然”,最明顯的就是飲食沒有節制,作息沒有規律。開學后,賴床、逃學等現象開始發生。所以,即使是在過年期間,家長也不能忽視了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關注和引導。專家認為,孩子的許多行為習慣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家長身上找到影子。記者的一位朋友經常通宵達旦在網上聊天、玩游戲,上初中的孩子很快就“精于此道”,并開始和他搶電腦玩。看著別人家孩子學外語、學電腦,收獲很大,就免不了批評孩子幾句。結果孩子的回答讓他啞口無言:“有其父必有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