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簡稱SINOCES)與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簡稱CES)正式合作,標志著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從此有了自己的專業展———SINOCES,同時,通過與美國CES的合作,SINOCES將更好地發揮信息交流、新品發布的媒介作用,為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全球一體化發揮重要的橋梁作用。這當然是令
人振奮的事情。但是,我們從更深的角度看,CES移師中國還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在電子領域中,技術信息的交互平臺不在中國,而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CES移師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顯示電子產業技術交互的平臺開始向中國轉移,這不應當被看成是CES發現了中國的商機,而是中國電子產業開始轉型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一個關鍵信號。
中國一直以來是以價格低廉而著稱的全球電子產品的出口基地。但是,當中國市場開始成長的時候,中國市場未來的角色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中國越來越被當成是一個消費電子的消費市場。跨國企業和政府雖然也在嚴格控制技術的擴散,但是,跨國企業仍然在向中國轉移自己的研發機構。應該說,中國電子制造業應該以最充分的準備,來迎接技術溢出的最好機遇。
全球產業競爭力背后,是對知識技術的控制數量,美國與日本兩個國家的跨國電子企業幾乎占到了全球技術專利的70%,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中國電子產業現在最缺乏的東西是技術、流通以及全球性的展覽業。中國電子業的優勢是由中國市場本身的要素優勢所帶來的,但是倚重要素優勢的產業對全球要素價格以及匯率變動是非常敏感的,以上因素的變動特別容易影響中國的電子制造業。
全球主要生產要素的價格在近幾年居高不下,這對中國電子產業的影響特別大。另外就是錯綜復雜的原因在影響中國匯率,這些潛在的因素都對中國的電子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潛在障礙,而創新技術是克服要素與匯率變動的主要力量。
未來中國對全球電子業的吸引力,主要因為它有個腹地寬廣的消費市場,這是外資在華投資第二次浪潮的基礎。所以,雖然跨國企業的政府對本國企業在中國的技術投資深感焦慮,但是,企業仍然在向中國遷移自己的研發組織。因為要抓住這個市場的關鍵就要靠技術,對中國電子業來說除了積極應對技術擴散之外,關鍵是產業要強化流通與技術擴散兩個重要領域的服務,這些因素好比人在青春期對鈣的需求一樣重要。
中國電子業現在面臨的最大風險應該是來自流通企業。在海外市場,我們還沒有全面進入世界主流的流通渠道;在中國,現代的電子分銷體系剛剛開始萌芽,網絡極小,分銷服務效率比較低,這對具有大規模制造優勢的中國電子業來說是最大的不利。中國的電子企業在規模壯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現了普遍性的低迷,雖然與全球普通消費電子產品的利潤變低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沒有準確的流通需求來優化制造業有關系,這充分說明中國電子分銷服務業已經滯后,強化流通服務的發展將保證中國企業不至于在產能過剩的環境中,因為庫存難以控制而自傷其身。
加快產業的技術擴散靠的就是像CES這樣的展覽會,它將加速全球電子技術在中國電子產業內部的流動,為產業成長提供更為充足的技術營養,這才能保證產業的成長更為健康。
在中國流通業開放之后,我們擔心海外電子專業分銷渠道會蜂擁而入,這種情景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電子會展業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中國。CES可以把更多的新技術與產業信息帶到中國,這對加速中國電子產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