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躊躇滿志的賈法里
伊拉克新總理人選呼之欲出。財長邁赫迪15日宣布退出競爭。“伊拉
克團結聯盟”逐漸將視線歸攏至兩人:現任副總統賈法里漸有“內定之勢”,而伊拉克國民大會主席艾哈邁德·沙拉比還有得一爭。
賈法里獲“內定”
勝出伊拉克議會選舉之后,“伊拉克團結聯盟”面臨首要問題,即盡快確定新總理候選人。為此,聯盟內達瓦黨、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伊拉克國民大會等主要力量14日坐到桌前,細商“分羹”事宜。
明暗協商過后,現任財長阿卜杜勒-邁赫迪所屬的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15日決定撤出提名,改為擁護達瓦黨人選賈法里。有兩大主要力量點頭,賈法里似乎正朝總理寶座大步邁進。
拜會西斯塔尼
賈法里最為需要的,或許正是伊拉克什葉派最高領袖西斯塔尼的首肯。“伊拉克團結聯盟”各派代表15日親往納杰夫拜會西斯塔尼。但西斯塔尼一名助手披露,“官方和非官方團體紛紛來過納杰夫,但離開時并未取得一致”。各方代表16日還需繼續商討。
沙拉比想一爭
“伊拉克團結聯盟”中,伊拉克國民大會沙拉比的支持率也不容小覷。從備受美國青睞到去年驟然失寵,沙拉比人未走、茶已涼,選舉前一直不被看好。然而,“伊拉克團結聯盟”發言人穆薩維說,大約140名可能獲得過渡國民議會席位的聯盟代表中有80人屬意沙拉比。如果此言屬實,沙拉比可稱得上伊“咸魚翻身”第一人。
孫浩(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賈法里的優勢與軟肋
賈法里現年58歲,曾為醫生,膝下5個子女。
優勢
看賈法里的背景,親西方、反薩達姆無疑為最大政治資本。
伊拉克什葉派政黨伊斯蘭達瓦黨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掀起了反對薩達姆的運動,在1982年謀求武力對抗時遭到薩達姆政權嚴厲鎮壓。自此,達瓦黨人的身份曾使7.7萬伊拉克人面臨死亡的威脅。不少達瓦黨人被迫流亡伊朗,賈法里也是其中之一,并于1989年由伊朗遷至英國倫敦。
薩達姆政權倒臺之后,達瓦黨隨即在什葉派人中重獲眾望。2003年8月,賈法里成為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首任主席,此后成為臨時政府兩名副總統之一。
民意調查結果稱,賈法里是伊拉克第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他之前只有西斯塔尼和什葉派反美武裝領導人薩德爾。賈法里還是少數贏得遜尼派好感的什葉派政治人士之一,這也增加了他的競爭力。
軟肋
賈法里面臨的非議也不少。反對者羅列至少三大罪狀:涉嫌腐敗、與伊朗關系曖昧以及對待婦女權利保守。
與伊朗的“過往”或許是賈法里此刻的最大顧慮。流亡途中,伊拉克什葉派政治人士曾從什葉派占統治地位的伊朗得到了不少幫助。大費周章扳倒薩達姆之后,美國怎能坐視一個親伊朗的新政權出現在伊拉克。什葉派政黨在挑選總理候選人時無不將此作為考量重點。新民晚報/孫浩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