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成了一些大學生的求職“信條”。島城正月里的大型人才交流會很快就要開始,記者昨天采訪一些準備求職的大學畢業生發現,不少大學生花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購置“行頭”裝扮自己,希望在應聘中求得先機。不過,多數用人單位表示,畢業生不必太重“門面”,內
涵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年前花500多元買了一套西服,這樣求職的時候能給用人單位留下個好印象!鼻啻笊虒W院的畢業生韓明飛說。他告訴記者,他家在淄博,為了參加招聘會,昨天提前趕回了青島。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小韓的這種想法被不少畢業生認可,多數大學畢業生為了求職都購買了一身“正裝”,而家長們也是全力支持。記者在香港路采訪一些形象設計室時發現,不少女大學生利用假期時間花錢做美容美發。據美發師介紹,做一個普通的臨時發型設計要五六十元,而燙一次至少需要100元。
畢業生花重金扮靚自己,用人單位怎么看?記者調查了一些用人單位,多數單位表示更重視畢業生的自身素質。青島某房地產公司人事部負責人高先生說,現在來應聘的大學生個個打扮得都很“靚”。他表示,畢業生在包裝上不遺余力,雖然可以理解,但實際上沒這個必要。對用人單位來說,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真材實料。(記者姜好)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