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WWW”橫行“@”紛飛的“數字”世界,新春“團拜”玩出什么新花樣?
■大飽口福眼福,抽獎皆大歡喜——今年團拜的“兩大特點”?
■電子團拜、異地團拜、雅樂團拜……人們用時尚的方式演繹著傳統,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濃濃的文化味。

請來“廣交”奏起雅樂——一家文化單位的團拜文化味十足。記者 葉健強 攝
南方網訊 中國人越來越能欣賞傳統文化的遺澤,并從中抽繹出能與這個時代的潮流相適應的好東西。別的不說,只提眼下如火如荼的團拜。
與往年不一樣,今年的新春“團拜”增添了不少新元素,形式更是求變求新,時髦的“電子團拜”悄然冒頭,新穎的“異地團拜”逐漸興起……
網上團拜:最“潮”
記者采訪發現,眼下不少公司尤其是有分部的公司紛紛興起“電子團拜”,通過網絡的多方同步傳輸視頻搞團拜,讓員工感受“數字化”大拜年。
數天前,一著名的大型外資IT設備公司剛舉行過他們的“電子團拜”,該公司廣州分公司的陳小姐向記者講述了他們今年的空前盛況:“我們的團拜是以北京作為主會場,其他分公司的員工聚集在當地酒店的會堂,收看北京的實況。”
這樣會不會沒氣氛?“面對冷冰冰的屏幕我們不覺得無趣,相反更感受到一種雖然天各一方卻共聚一堂的‘另類’感覺,像員工通過聯網參與頒獎儀式,期間頒發很多全國性的獎項,當各地員工領獎時,電視畫面就會切換播放,實現各地會場互動。”陳小姐說。
據了解,今年適逢該公司扎根中國周年志慶,團拜除了公司總裁的年終總結和新年展望等“例牌菜”外,還增加了一個特別的新年祈福儀式——燃點火炬。“點火炬儀式由北京主會場帶頭,我和幾個同事一起點燃了廣州的火炬,目睹畫面上從北到南,各地分會場逐個被點燃的熊熊火焰,那一刻,我感到了無比振奮!”陳小姐向記者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
可以說,這些公司都把新年團拜作為一次彰顯企業精神、塑造企業文化的大好機會,紛紛絞盡腦汁創造一個獨特的新春團拜。一些公司還設計了老員工話當年訪談、老照片回顧等。“大家把珍藏的老照片編成專輯在會上播放,一起分享多年來的百般滋味。”任職一大公司的員工陸小姐說,“我進公司時間不長,但通過這些,看到公司成長的足跡,體驗到同事們的甜酸苦辣,更愛我們的大家庭。”
更妙的是,一家公司在團拜會上播放的兩段flash動畫,一經上網,已經在IT界廣為流傳。有朋友也轉發給記者“先睹為快”,其中一段動畫是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一個普通銷售員如何向客戶推銷產品,與其他公司競爭的“坎坷”經歷。不難想象,當這一幕幕在現場播放時,能不引起員工的內心共鳴?!

漫畫:陳春鳴
吃出文化:最“香”
“京師于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孰鄉情,誠善舉也,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這是清代對團拜的寫照。從中可見團拜的“重頭戲”離不開聚餐。記者了解到,元旦過后,廣州春節前的年飯市場基本由企事業單位“一統天下”,大大小小的“團拜宴”接踵而來。亞洲國際大酒店宴會部的負責人說:近半個多月忙得不可開交,幾乎天天都有單位來訂團圓飯。有的公司過去只請員工,但因為今年賺到錢連員工的家屬都邀請,“前幾天就有一家公司搞團拜訂了70圍,十分大陣仗。”據記者調查發現,不僅是高級酒店,各種中檔酒樓食肆同樣因為團拜而爆滿。
“我在單位工作20年了。(上世紀)80年代公司的團拜都是一色茶話會,領導講話擺些瓜子、花生,員工表演點小節目而已。”本市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員工胡先生向記者說起他經歷的“團拜變遷”:“這兩年,團拜是越來越有規模,不僅飯局上檔次,席間也多請來有水準的專業團隊表演。”
胡先生說的變化還真不是孤立的。記者調查了市內多家單位,總結出今年團拜的“兩大特點”:其一,大飽口福眼福。不少公司年終總結大會在先,聚餐在后,席間表演助興。以前多是自家員工踴躍登臺,現在更多的是請一些專業團體表演。其二,抽獎圖個“皆大歡喜”。
游埠團拜:最“樂”
今年的團拜,不少單位不僅中獎率高,基本在80%以上,獎品、獎金更是“步步高”:有出手闊綽的單位,大獎送出價值三萬多元的QQ小汽車;有單位也不遜色,特等獎是價值一萬多元的歐洲游……“今年團拜不一樣啦,我們就是要告別傳統的吃吃喝喝,新年用新招!”一國際知名的美資廣告公司品牌策劃部的林先生在電話里興奮地對記者說。今年,他所在的公司第一次嘗試“異地團拜”——把團拜地點從公司總部移師到“童話世界”四川九寨溝,他們更希望把它做成一次“TeamworkBuildingActivities”(團隊合作精神塑造活動)。
記者昨天采訪時,該公司近100名的員工都已抵達九寨溝。據林先生介紹,為了使這次團拜更加精彩,出發前他們煞費苦心,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所有員工都拍攝一張在工作位置上的照片,以及一段15秒到1分鐘的向公司寄語的錄像;所有員工自愿分成不同的小組,參加不同的樂器演奏的培訓,秘密組織一個小型晚會。
“我們找來音樂老師進行口琴、手風琴、沙錘、吉他和豎笛等樂器的培訓,原定的培訓時間是2小時,但很多人都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學會,但沒有人放棄。”林先生說,“更有意思的是,在拍攝個人短片時,出現很多讓人回味無窮的景象,例如有人對著鏡頭扮演向老板示愛,有人比較內向,面對攝像機竟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場面十分搞笑!”
林先生感慨道:“這一年很不容易,大家都覺得公司的待遇很好,而且老板也跟我們一樣一年到頭共同奮斗,因此我們自發策劃改變一下團拜方式。最重要的是,在籌備的過程,大家的齊心合力也進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他說,很多同事都有了一個共識:通過不一樣的團拜,員工與員工之間有機會“另類合作”,凝聚力無形中得到提升。
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還有不少“異地團拜”的方式,如一些外企不惜巨資,組織全體員工浩浩蕩蕩到國外旅游勝地召開異地團拜會;又如一媒體也把新春團拜從會議室移師到高雅的星海音樂廳,讓員工欣賞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文化味十足……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