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南瓜娃檢測16項不合格10項
兒童玩具市場琳瑯滿目問題多
新華社太原2月6日專電(記者劉礪平)山西省技術質量監督局近日對該省市場上銷售的玩具進行了質量抽查,結果發現,許多玩具存在使用方法不祥、做工粗制濫造以及各種安全隱患,合格率僅27.5%。
&
nbsp;
本次監督抽查主要依據是有關部門于2004年10月1日實施的新標準。質監部門對40個批次的玩具產品進行了抽查,重點檢查使用說明、機械物理性能、內裝電池功能及安全性能等五大項指標。結果顯示,合格的僅有11個批次,抽查合格率僅為27.5%。其中主要問題表現為:不合格產品中無使用證明或使用說明不詳,無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尤其是很多遙控類玩具既無使用說明,又無使用方法介紹,不能確定各個功能鍵的用途;有些生產企業粗制濫造,玩具無法完成其設計動作或動作失靈,有的玩具存在有銳利的毛邊或溢邊,并未加以保護使其不可觸及,存在不安全隱患。尤其是電動玩具產品,由于裝配簡單,市場需求大的特點,吸引了很多企業涉足生產,甚至有些家庭作坊也加入生產行列,造成了電動玩具良莠不齊,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的現象。在本次抽查中,太原五一百貨大樓家電文化商場銷售的三無產品電動南瓜娃檢測16項,不合格10項,被判為不合格品,是本次抽查質量問題最為嚴重的產品。
質監部門指出,玩具產品的消費群體是少年兒童。因為他們對產品的安全認知能力很有限,而且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如果玩具的質量不合格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會給少年兒童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生活中因玩具使用不當或由于存在安全隱患而造成的兒童傷亡事故頻頻發生。由于近年來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玩具在全國范圍流通加快,各地有關部門需要在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加強合作才能遏制不合格玩具充斥市場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