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隆崗 余明 上海報道
因涉嫌合同詐騙,1月28日,利嘉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公告稱,公司總經理陳翔已經被四川廣漢市公安機關逮捕。陳由此成為最近一個月時間里,證券市場第10位“落馬”的上市公司高管。
但三天后,陳便出現在福州街頭。
2月3日,記者從不同渠道得到
證實,陳已經被廣漢公安機關釋放,目前已經回到福建。
涉嫌合同詐騙
公開資料顯示,陳翔,50歲,曾任職于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利嘉實業(福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2001年6月23日,任利嘉股份的董事兼總經理。
據廣漢當地人士介紹,陳翔的逮捕和豪盛四川公司有關,當年陳在廣漢投資時“畫了一個很大的餅”,結果沒有兌現。
德陽市招商局(資訊 行情
論壇)的資料顯示,豪盛四川公司是以利嘉股份為投資主體,生產中、高檔墻地磚為主的建材行業企業,計劃在廣漢城南開發區投資6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一期投資2億元,占地148畝,建設成3條自動化輥道窖生產線。
據悉,豪盛四川公司是當年德陽市委書記李成云率隊赴沿海招商時初步達成的項目,其在廣漢市也是多年來最大的招商項目。
而就是這樣一個大項目,如今卻只留下一紙空文。
2月4日,記者從廣漢市政府獲悉,豪盛四川公司已經在2004年下半年被清算,當時政府還成立了清算組。
當地人士稱,陳翔被捕和豪盛四川的關閉有關,涉及到簽訂虛假合同。廣漢市經貿的一位工作人員以相關的領導都在開會為由,拒絕透露相關情況。
2月4日,利嘉股份終于將涉及的關聯企業——豪盛(四川)實業有限公司和盤托出。
公告顯示,豪盛四川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8日,注冊資本2億,其中利嘉股份投資1.4億,另外的6000萬由成都眾志成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
但兩家股東的出資方式當中,除了500萬元現金之外,其余的1.95億均為機器設備。以至于公司成立不久,豪盛四川公司就向中國建設銀行廣漢市支行借款5000萬元,至今這筆錢還是沒有歸還。“豪盛(四川)在我們這里的確有貸款。”建行廣漢市支行信貸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貸款還沒有到期,因此還沒有歸還。”而利嘉股份作為擔保方卻也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及時披露。
利嘉股份同時表示,公司只是代為持股,實際出資人為利嘉集團。
而此前,利嘉股份的人士告訴記者,陳翔僅是個人涉案,和公司沒有關系。而早在一個月之前的2004年12月31日,利嘉股份就公告,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中國證監會已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但是利嘉股份卻沒有披露證監會為何對公司進行調查。“這樣的公告信息,投資者即使知道公司出了問題,但是根本不清楚問題在哪里,有多大。”上證綜合研究所的吳侃分析員說。
事實上,利嘉股份對被調查一事退避三舍,公司的多位員工均表示不知情。但有市場分析師認為,也不排除這是利嘉股份進行的善后工作,將上市公司和陳翔“隔離”,以保證上市公司。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獲悉陳翔釋放后,當即聯系利嘉股份,要求采訪,但得到的回復是,陳已經回到福建。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而言,其在釋放后沒有直接回上市公司負責生產經營,而直接回到福建,或許能夠說明這一點。
記者多次聯系廣漢公安局,但是有關工作人員并不愿透露陳翔被捕情況,以及現在陳翔身在何處。
不過,廣漢市招商局的一位人士表示,事件主要牽扯到四川當地的合資公司(成都眾志成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個董事。其表示,陳翔的問題不是很大。
1月29日,利嘉股份公告,公司的業績同比將大幅度下降。
與三木崩盤有染?
而伴隨著陳翔逮捕的公開,自2月1日開始,三木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000632.SZ?連續4個跌停,股價從8.65元跌到5.68元。
表面上,陳翔和三木集團沒有關系。
但陳曾是利嘉集團的副總裁,而利嘉集團也一度是三木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早在三木集團上市的前夕,利嘉集團及另外4家關聯企業成為三木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利嘉集團成立于1992年,系香港利嘉國際有限公司的獨資子公司。至2004年末,利嘉集團總資產31.3億,凈資產為18.5億元。
香港利嘉國際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陳隆基先生,陳隆基也憑此在1997年當選為三木集團的董事長。而在利嘉集團的網站上,記者看到,利嘉集團旗下仍然擁有三木集團和利嘉股份兩家上市公司。
利嘉股份和三木集團的關系一直比較密切,福建當地的一位人士表示,至今,利嘉股份為三木集團貸款擔保1400萬元。
1998年10月,利嘉股份將股權轉讓給福建博古貿易有限公司、福建高德貿易有限公司和福建卓誠貿易有限公司。
但利嘉集團的關聯企業福州大展實業有限公司至今依然擁有三木集團4.35%的股權。而且至今,利嘉股份的董事長陳隆基和董事柯法誠,依然兼任三木集團的董事。
有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三木集團崩盤是莊家資金鏈已經斷裂。三木集團是一只老莊股,股東人數7731戶,人均1.3萬股。
“肯定是福建的莊家。”上述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利嘉股份和三木集團的關系到底如何,現在還是一個謎。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