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勞動保障部門對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的長征醫院等6家醫保定點醫院進行處罰,依法取消了天津市長征醫院、和平區勸業醫院、河西區濱湖中醫醫院、冶金醫院和河東區中山門醫院5家醫院醫保定點資格,責令南開區南門醫院進行整改。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部門同時終止與這6家違規醫院的“服務協議”。
近年來,天
津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擴大醫保覆蓋面。目前,全市已有262萬人享受醫療保險,其中不少困難企業職工和患大病人員因為有效的醫療保障避免了因病致貧。去年通過政府補貼支持,天津502家困難企業的25萬名退休人員和4.3萬名在職職工被納入大病統籌醫療保障范圍。然而,天津市個別醫保定點醫院、醫務人員、藥品推銷者及有些患者,卻打起了醫療保險基金的歪主意。據了解,近日,市勞動保障部門根據群眾舉報,對天津市長征醫院、天津市和平區勸業醫院、天津市河西區濱湖中醫醫院、天津市冶金醫院、天津市南開區南門醫院、天津市河東區中山門醫院進行了檢查。經查實這6家醫院分別存在編寫虛假病歷;為做皮膚護理、泡腳、按摩和購買法國化妝品的顧客開具醫保票據;向非定點醫療機構提供醫保票據;編寫虛假處方將非醫保目錄藥品編寫為醫保目錄藥品等嚴重違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惡意騙取醫療保險基金的違規、違法行為。種種騙保怪現象,直接侵害了廣大參保職工的利益。
天津近兩年醫療保險費用支出增長過快,資金流失嚴重。2002年至2004年間,全市參保人員發生住院費用分別為8.07億元、12.1億元、18.68億元,平均增幅達到52%,大大高于GDP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主要原因是,參保人員和非參保人員人均住院費用相差懸殊,就醫人次增長勢頭過猛,高價醫用材料和貴重藥品使用頻率較高。特別是有些定點醫療機構行醫行為和參保患者的就醫行為不規范,大處方、以藥換藥、以物充藥、一人看病全家吃藥等“騙保”欺詐行為比較嚴重。
有關專家指出,市場經濟社會是法制社會,更是誠信社會。對那些只顧醫院和醫生或部門和個人利益,違法違規侵害廣大參保職工的公共利益、侵蝕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全社會都要予以譴責。(姜明)
特約編輯:舒薇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