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昨天(2日)在頭版報道了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LifeInc.)即將與花旗集團(CitigroupInc.)就收購后者旗下子公司旅行者保險(TravelersLife&AnnuityCo.)一事達成協議。該收購消息引起了中國保險業的高度關注——原因很簡單,這兩家在中國均擁有合資壽險公司——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下稱“中美人壽”
)和花旗人壽保險公司(下稱“花旗人壽”)。
2004年年中,中國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兩家合資公司中一家即花旗人壽,合資雙方為花旗集團和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上海。2003年10月,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中美人壽,并于2004年3月正式開業,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北京。
“花旗人壽”的外資合作方實為花旗集團旗下的旅行者保險。旅行者保險在1998年時與花旗銀行合并成立了花旗集團。
此前,花旗集團國際保險業務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佛勞曼在花旗人壽獲準籌建時曾表示,“花旗集團自2000年開始了在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保險承銷和保險銷售網絡的市場發展,在中國人壽保險領域的業務拓展,正是該計劃的一部分。”
然而,隨著此次旅行者保險被花旗集團出售,使得籌備期將滿、原本計劃在春節前后開業的花旗人壽前途變得撲朔迷離。
但對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來說,花旗集團出售旅行者保險則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通過此次并購,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在中國可能會再獲得一張壽險合資牌照,從而將打破荷蘭國際集團(ING)一家在中國擁有兩張合資牌照的“特例”。
ING和北京首創集團合資設立的首創安泰壽險公司于2002年12月在大連開業。此前,在2000年,ING和美國安泰保險公司就出售安泰保險公司的非核心金融和國際業務達成協議,其中包括了1998年10月在上海成立的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的50%的股份。此次轉讓完成后,ING成了在中國市場上因并購而同時擁有兩張壽險公司牌照的外資金融集團。
類似的事件還有一例。2001年2月,國內的天安財產保險公司與美國恒康集團合資組建的恒康天安人壽保險公司落戶上海。2004年4月,美國恒康集團被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收購,而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中化公司成員)也合資成立了中宏保險公司。因此當時即有消息稱,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將和ING一樣獨享兩張牌照。但因為中宏保險合資方簽訂了排他性條款,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不得不舍棄了垂手可得的恒康天安51%的股權,因而失去了通過并購而在中國獲得另一張牌照的機會。
而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被收編到ING的旗下后,ING一直實行著讓太平洋安泰保險公司和首創安泰壽險公司“劃江而治”的策略。(陳天翔 李靜)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