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月31日是中國足協規定2005年球員轉會的截止日期,據悉,在上榜的612名球員中,只有50名球員找到了新工作,而剩余占了上榜總人數91.8%的球員將面臨下崗,如此驚人的失業率創下了中國足球職業化11年來的最高紀錄。 記者電話采訪了正在忙于
球員轉會統計工作的注冊辦工作人員,據該人士介紹,到目前為止,只有50名球員完成了轉會的相關事宜。雖然有傳聞說,中國足協決定將轉會的截止日期繼續延遲到2月底,但該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最晚也就是延后兩三天的時間,絕對不可能推遲到2月底。在這種情況下,尚在轉會榜上滯留的500多名球員如果不能在未來兩三天內迅速聯系到買家,那么,在新的賽季里,等待他們的命運只能是下崗。 “今年的轉會市場之所以出現了如此低迷的狀況,主要原因就是目前中國足球大環境的惡化,中超沒有降級、商務開發沒有市場、中國足協公信力下降等等這些原因造成俱樂部不得不、同時也是有策略性地減少投入,拋售養不起的大牌球員以及打不上主力的年輕球員,一方面造成了轉會市場的賣方紅火,而另一方面,由于沒有俱樂部愿意在目前的中國足球環境下投錢,買方的蕭條最終導致了今年大批球員面臨下崗的局面。”一位足球界的資深人士就今年轉會市場的凄慘境遇發表了如上看法。 事實上,即便是已經轉會成功的50名球員,他們的命運也有不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暫時租借的形式才避免了下崗的悲劇。像大連實德的張耀坤、王鵬、鄒鵬都是被租借到四川冠城,他們未來的命運還是未知數。相比之下,一些大牌球員還總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像鄭智去了山東魯能,申思、祁宏、江津去了上海中邦和上海九城,對于這些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球星來說,在今天的環境下,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可以心滿意足了。 至于曲波、曲圣卿、韓文海這些曾經滄海的名字,如今只能在苦苦的等待中尋覓上崗的機會了。(杜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