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月30日電
(記者劉寶森、蘇萬明)當你還在專注于網上流行歌曲并用鼠標點擊下載時,可能你無意間正在某一侵權網站上漫游。當維護網絡歌曲、影視、軟件等著作版權的矛頭不斷指向網絡經營商,網絡維權糾紛不斷爆發時,網民上網傳統也在不經意間接受考驗與震撼。
對于很多唱片公司告贏網站
的法院判決結果,很多網友尤其是年輕網民聲言“想不通”。不少人認為,依據我國《著作權法》中的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音樂網站是否構成侵權,應該看網站的目的是否具有商業性質,如果以營利為目的,就構成侵權;反之,就不構成侵權。
青島某網蟲表示,網友們對通過網絡免費下載MP3、電影、軟件已經習以為常,一些網站也并非以贏利為目的,只是作為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更方便搜集網絡產品的站點,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分散搜索的麻煩,如果對這些網站也要一網打盡有些不合情理。而且網上存在和傳輸的信息量巨大,內容多樣,來源復雜,要求每一個網站對所傳遞的全部信息和鏈接行為是否存在侵權及時乃至事前做出判斷,并不現實。
青島某大學的一位大三學生告訴記者,他兩年前開始學會上網,并開始發現網絡的便捷,海量的信息,搜索的方便,尤其是休閑娛樂時只要通過搜索引擎,什么樣的電影和音樂盡可得來,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網絡生活。他認為,如果此類網站都成為被告對象,凡是提供下載鏈接的網站都“岌岌可危”,那如何實現網絡共享自由、傳播面廣泛、信息多媒體化的特點呢?這與網絡的發展方向相悖。
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律師于華忠說,對網民提供免費下載服務網站是符合大多數網民需要的,但為了防止更多侵權行為的產生,網站必須在權益人和網站之間約定的基礎上,在經營網站過程中不斷明示自己的權益義務,既為了保護自己和權益人,也可以為警示其他網站,以加強防范侵權行為。同時,他也建議網民應積極抵制網絡侵權行為,不要一味追求方便,為侵權網站“捧場”。(完)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