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舉世矚目的伊拉克大選30日將拉開帷幕,但是對于這次選舉仍然存在著諸多懸疑。這些疑問的答案有的在投票當天就會揭曉,有的要在幾天甚至幾個月后才能水落石出。
   懸疑一:選舉能否順利進行?    這次伊拉克大選成為美伊當局和伊拉克境內反美武裝角力的主戰場,此前雙方已經展開了大規模的“心理戰”和“攻防戰”。為確保此次選舉順利進行,美伊當局不僅調動了30萬軍警參加安全保衛工作,而且出臺了相當嚴密的安全措施,旨在將任何針對選舉的襲擊行動扼殺在萌芽狀態。
   但是,扎卡維領導的反美武裝恐怕不會就此簡單地認輸,他們一定會想出各種辦法,利用美伊當局安全措施中的漏洞在投票當天發動襲擊。對此,美伊當局也已經承認,安全措施不能防范所有的恐怖襲擊,目前的焦點是反美武裝會如何行動?襲擊的規模有多大?是否嚴重到阻礙整個選舉進程。
   懸疑二:遜尼派是否集體抵制?
   伊拉克的遜尼派民眾對于這次選舉的滋味可謂十分復雜。在薩達姆執政時期,遜尼派一直是處于掌權的地位,但是現在情況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于遜尼派民眾來說,如果參加投票,也不能扭轉什葉派在選舉中獲勝的結果;如果抵制選舉,或許會使結果更加糟糕,遜尼派會在臨時議會和新政府中被徹底邊緣化。所以他們的心態矛盾之極。
   懸疑三:什葉派能否大獲全勝?
   如果單純從選舉過程來看,什葉派贏得這次選舉似乎沒有什么太大懸念,因為什葉派不僅在人數上占據多數,而且參加選舉十分踴躍,什葉派聚居的地區安全形勢也相對較好,對選民投票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不過這個看起來“板上釘丁”的勝利仍然存在著一些變數。首先是如果遜尼派選民參加投票的比例過低,那么選舉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將受到質疑;其次目前在什葉派內部也存在著諸多派別,有的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有的奉行世俗政治路線。即使什葉派能夠在臨時議會和新政府中占據多數,他們之間是否能夠進行合作,形成像庫爾德人一樣統一的政治聯盟也存在變數。
   懸疑四:選舉結果能否得到承認?
   為了使得這次選舉結果得到伊拉克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美國當局和伊拉克臨時政府可謂煞費苦心,甚至專門把伊拉克選舉官員送到外國“取經”。但即使如此,選舉結果是否會得到各方承認仍然存在疑問。
   首先,無法保證選舉過程中不出現違規或舞弊行為。一旦再出現政黨操縱選舉結果的嫌疑,那么選舉的公正性將受到更大的置疑。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這次許多國家沒有向伊拉克派遣觀察官監督大選,部分國家派遣的觀察員也將在鄰國進行監督,所以如何評判選舉是否公正,將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選舉出現爭議,那么選舉結果也將受到置疑。
   其次,伊拉克附近的遜尼派鄰國對這次大選心存疑慮,但是什葉派獨攬大權。如果這次選舉出現遜尼派民眾投票比例過低,那么這些國家是否會承認選舉結果也存在未知之數。
   懸疑五:是否會使伊陷入內戰?
   在選舉前,伊拉克和阿拉伯國家官員一再警告說,這次的選舉可能會導致伊拉克陷入內戰。這樣的警告并非聳人聽聞。
   這次選舉其實的伊拉克政治權力的再次分配,伊國內的三大族群都有著各自的打算和目標:什葉派希望通過選舉掌權;庫爾德人希望贏得更多權力;遜尼派不希望被“邊緣化”。
   如果選舉出現嚴重爭議,那么很可能會導致各派別之間的矛盾激化,如果不能加以控制,演變成流血沖突甚至內戰并非聳人聽聞。
   對于反美武裝來說,伊拉克陷入長期內戰顯然是他們最希望看見的局面。但是對于美伊當局和周邊國家來說,這無疑是最糟糕的結果。
   懸疑六:能否決定伊政治進程?
   這次選舉不僅將改變伊拉克未來的政治格局,而且對伊拉克的政治重建進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選舉產生的過渡議會將組建新政府,并且制訂永久憲法。
   分析人士指出,在組建新政府和制訂永久憲法的過程中,伊拉克的各個政治力量將再次展開明爭暗斗。例如,什葉派肯定希望借助這次選舉的勝利在新政府中掌控大局,但是肯定會遭到遜尼派和庫爾德人的反對;庫爾德人希望在永久憲法中賦予他們更大的自治權,但是什葉派和遜尼派卻未必答應。馮俊揚(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