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業外資本波導退出造車業之后,最近另一家與南汽合作造車的民企夏新電子也宣布了即將退出的消息。業外資本進駐汽車業經過一段急行軍之后,剛抵“地雷陣”就有早早犧牲者,完全沒有了當時的豪邁。然后,民營資本暗流涌動卻并沒有停息,只是此時的“民企造車”已不再只是一個時尚概念而已。
兵分三路
在18日召開的董事會上,夏新電子宣布撤回先前做出的投資汽車行業的決定。夏新和南汽的合作始于2004年4月。當時夏新電子發布公告,稱與南汽合資成立南京君達汽車車身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3.5億元人民幣,其中夏新以自有資金出資1.75億元人民幣,占合資公司總股本的50%。
在進入手機行業以前,夏新主要生產黑色家電產品,且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手機熱剛剛興起時,夏新及時切入,憑一款夏新A8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這一輝煌的戰果直接影響了夏新電子后來的投資思路:尋找新興熱點投資行業,尋求新利潤增長點。
2003年汽車市場“井噴”給業外資本帶來無限想象空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夏新電子匆匆殺入,卻又早早鎩羽而歸。對于退出汽車行業的原因,夏新電子新聞發言人王治全表示:夏新進入汽車行業,原本是希望提高收益,現在看來,汽車行業并不是個好做的項目。
率先退出造車大軍的波導在汽車行業有著與夏新類似的經歷。在與南汽集團合資建廠不到一年時間后,波導匆匆宣布退出。對此南汽集團內部人士不無諷刺的評價:“波導進入汽車行業之初就缺乏冷靜、理智的考慮,如今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在造車熱潮減退之時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業外資本的表現并非千人一面,現在看來他們大體兵分三路:第一路:以波導、夏新為代表,在汽車業波峰時期進入,波谷時期撤出;第二路:以浙江民企為代表,劍走偏鋒,切中專業化、細分化市場,如生產垃圾清掃車、裝卸車等專用車或商用車。第三路:也是最為特別的一路,造車之外另有所圖,營造“制造汽車”概念同時,通過其他途徑獲取利潤。
搭配土地
與夏新、波導宣布退出汽車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寧波華翔集團仍在高調投身于此。2005年新年前夕的一個晚上,在華翔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辭美的率領下,華翔集團總裁周敏峰,副總裁、華翔富奇汽車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張才林等高層人物悉數出場。這是華翔集團汽車制造部門高管們的首次集體亮相。
華翔集團的主業是汽車零部件制造和生產,2003年5月,投資6000萬元授讓原華晨汽車名下60%的中興汽車股權,同時擁有江西富奇汽車50%的股份。2004年7月,華翔通過投資建設富奇汽車工業園的注資方式,增持富奇汽車股份至80%,同時減持中興汽車股份至20%。此后不久,華翔又通過股權置換徹底與中興分手,而全資控股富奇。借富奇之手,華翔得以與江西撫州市政府合作,準備投資15億元建設撫州富奇汽車工業園,這筆投入遠高于它在汽車制造方面的投資。
在江西撫州鐘嶺工業園區,占地近850畝的華翔富奇汽車工業園一期建設正在進行,此外還預留了近1000畝土地。此等規模讓2004年國內乘用車市場排名第三的上海通用也要望其項背(上海通用在浦東金橋出口加工區的占地面積只有1200畝)。
無獨有偶,2003年,美的宣布投資17億元購并湖南三湘客車后,也與長沙市雨花區政府簽訂協議,新建美的汽車工業園。此后,美的又與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在昆交會上簽署“美的云南汽車整合項目”,投資20億元打造“云南美的汽車城”。昆明高新區以極優惠價格出讓300畝土地,并在兩年內免費為美的提供辦公地點,5年內執行省市優惠政策。而同樣作為業外資本的奧克斯也宣稱要投資100億元在汽車項目上,雖然直到目前為止奧克斯還沒有得到轎車生產目錄,但是據稱在寧波已經有一塊面積不小的土地為它預留著。
“這么多外行要造車,這么多汽車工業園看似熱鬧,但2004年產銷數據顯示,這些汽車工業園和外行們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秘書長傅京生如是表示。
圈地?造車?
“到處都是汽車工業園、汽車城,這與以前‘大學城’投資熱可有一比。”浙江一位同樣投資汽車制造的民營企業內部人士說。
其實有更多在媒體面前極少露臉的低調“圈地造車”者正在積極活動著。一位知情者對記者透露,四川省以生產農用車為主的某企業,取得改裝車生產資質后,獲得了當地1300畝土地使用權。如今這家企業除了擁有一條總裝線外,其他用地已建造廠房,并租給其他配套零部件企業以獲取利潤。
2003年12月,在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領域開拓的廣西銀河集團,先后收購兼并了四川都江機床廠、四川公路機械廠和四川廣成車輛制造有限公司,組建四川銀河汽車集團,投資14億元主要生產載貨車后,利用這些項目,也在當地圈了幾千畝地。仍是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說,還有某浙江民營企業,也在臺州圈了860畝土地,現在這些土地大多在用來生產零部件。
浙江瑞安市汽摩配件界一位人士表示,去年省里來人考察零配件企業時指出,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上汽車項目,到時即可在土地方面給予政策照顧。“說實話,很大一部分企業就是靠土地升值賺錢。先把地圈下來,只要能讓企業維持運轉,手里的土地就可以升值變現。”
企業以優惠條件拿到土地后,本身就是一塊重要的優質資產;而更多的企業在拿到土地后,再找銀行抵押貸款,以獲得更多的資金進行新的“圈地運動”。一位業內人士不禁感嘆:“企業需要土地資源,地方政府需要創造就業機會和稅收源頭,雙方一拍即合,完美的投資概念應運而生。這種投資方式也正在汽車業逐漸流行開來。”(陳海生)
|